资源描述:
《论_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政法论丛1997年第5期论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辛科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与197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比,作了许多重大的修改。其中在总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就是增加规定了罪刑法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适应三个基本原则,以指导整个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新!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就是对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规定。本文试对这一原则确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及其基本含义和内容要求作一论述。一、新刑法确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2、原则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我国早在古代就有一些思想家提出过,他们企盼在治理国家时,能够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西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想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当时最著名的哲言是:王子不在法律之上,而法律却在王子之上。到十八世纪,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封建独裁,正式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这一原则成为资产阶级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总原则,并且在宪法中加以明文规定,这次又写进修订了的刑法中。笔
3、者认为,新刑法典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根据和实践意义。(一)确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治国方略。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了进去,从而使之成为国家意志。依法治国,是法治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实践。法治的具体标准,19世纪的英国法学家戴雪将其归纳为三条,即:政府受法律约束,法无禁
4、止即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独立;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可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立法律的高度权威性,是法治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及其权威高低,直接关系到法律实施效果的有无及其大小。从理论上讲,法律是掌握政权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国家强制力,即具有自己的权威,这是一切法律具有的共同属性,古今中外概无例外。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因此,要实现依法治国,也必须确立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至上权威。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论其
5、地位、资格和功劳如何,都必须认真遵守执行,严格依法办事,绝不允许有任何凌驾于法律之上,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确立法律的权威,当然也包括确立刑法的权威。从古到今,无论是法刑合一的奴隶社会时期,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封建社会时期,还是诸法分离的现代社会,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新15政法论丛1997年第5期中国成立后,制订颁布实施的第一部部门法就是刑法。因此,确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二)确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6、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项总原则,各个部门法都应当予以贯彻执行。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这一宪法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公民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每个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是从国家和社会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则意味着对公民的合法权利一律予以保护,对于公
7、民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新刑法确立的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正是上述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对刑事法律的基本要求。(三)确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刑法公正性的必然要求公正是法的本质属性,法则应该是公正的象征。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正是源于法的公正性。如果法丧失了公正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成为废法,甚至恶法,它的实施不但不能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反而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刑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最为严厉、强制性最大的一个部门法,它涉及到对公民的生杀予夺,因而公正性更
8、应该是它的生命。刑法,更应该体现公正原则。在刑法中确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正是刑法公正性的内在要求。(四)确立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法律,仅仅制定出来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否则,即使法律制定得再多再好,如果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严,也会使法律丧失权威,有法等于无法,甚至比无法更糟。由于有两千多年封建等级思想的影响,加上现实生活中多方面因素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