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

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

ID:37165033

大小:1.30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1

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_第1页
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_第2页
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_第3页
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_第4页
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工业大学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更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炼铁新技术研究团队简介数据更新至2016年02月内容提要研究特色与优势成员简介科研平台设备近年来的科研项目部分代表论文获奖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研究特色与优势团队长期围绕炼铁新工艺、节能减排新技术及高炉长寿等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形成稳定又有前瞻性的研究特色。(1)炼铁新工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高炉内矿石还原和焦炭劣化过程研究是本方向的主要特色,研究成果曾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高炉纯氧富氢混合喷吹煤

2、粉炼铁新工艺,揭示出富氢强化铁矿石还原内在规律以及风口混合喷吹燃料的燃烧特性,焦炭劣化行为,实现系统能源优化,降低碳排放。针对铁矿石流态化还原、转底炉直接还原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含碳球团还原软化行为和热态强度形成机理。先后参与和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研究特色与优势(2)烧结配矿与烟气污染物减排研究针对铁矿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降成本的压力,配矿成为钢铁企

3、业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所在铁矿粉基础特性研究和配矿模型开发具有显著的特色,为钢铁企业铁矿石采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在国内率先提出在烧结配料中加入抑制剂,利用烧结过程自身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抑制二噁英/SO2/NOx排放的思想。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下,揭示出胺类抑制剂破坏二噁英合成的内在机理,突破了传统末端治理的弊端,取得了显著的综合减排效果。参与制定国家“十二五”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年6月在马钢完成了工业性连续试验,取得了重大突破。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

4、工程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研究特色与优势(3)高炉长寿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研究高炉炉衬侵蚀、冷却壁破损行为和机理,成功开发了高炉炉缸炉底状态监测系统并推广到多家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该成果获2011年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开发高炉和加热炉喷补技术,拥有系列知识产权和专利。(4)高炉喷吹煤粉及含能固体废弃物的应用技术与理论国内率先研究通过高炉风口喷吹废塑料、废轮胎类含能废弃物,并在宝钢高炉上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为解决污染、替代燃料以及处理大量废塑料和废轮胎提供了关键技术储备

5、。同时也形成了固态废弃物气力输送、高炉风口条件下气化行为和机理研究的新方向。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研究特色与优势(5)冶金资源大宗量、高效与可循环利用以实现冶金资源大宗量、高效与可循环利用为主旨。针对冶金一次资源,重点研究多元、劣质难冶炼含铁资源的冶金理论与关键技术;针对冶金二次资源(冶金尘泥、铜冶炼渣、铬渣、镍渣等),重点研究其高附加值、高效利用的相关基础与应用技术。近5年,本团队承担国家级项目11项,校企合作项目40余项,

6、到校科研经费1600多万;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团队成员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人。李家新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安徽工业大学校长。研究方向:高炉炼铁、非高炉炼铁(含碳球团直接还原)、全氧富氢高炉炼铁技术。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

7、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团队成员龙红明博士,教授,博导,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美国TMS学会会员,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全国非高炉炼铁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高炉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铁矿烧结与球团新技术,炼铁新技术与新工艺、冶金资源利用。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企业产学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2部。

8、2010年被评为安徽省级教坛新秀,2012年获得首批全国冶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13年获得全国冶金优秀教材二等奖。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团队成员杨佳龙博士,教授,博导。加拿大McMaster大学博士后及高级访问学者,世界钢铁协会低品质矿技术成员,第五届国际炼铁学术会议技术委员。研究方向:高炉炼铁工艺与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主持10余项武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