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57014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19
《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姚于霞黑河镇中心小学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中的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一)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注重学生语言表
2、达的完整性)2.提取信息:跷跷板乐园场地内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个人,场地内还有7个人。3.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1).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二)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2)学生汇报、交流。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3.抽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二、合作交流、初步探究1.呈现算式:7+(4×3)和7+4×3。2.引
3、导学生比较。(1)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讨论交流:加上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号行吗?让学生明确在这里小括号可以不要,这样就更简洁些。(交流比较、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3.师生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三、运用规定,进行计算(学生独立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7+12÷3 43-24÷6 18÷3+67 54÷9-3四、练习巩固。1.计算。教材第48页“做一做”。2.接力赛。教材第50页第4题。
4、 3.比大小。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5题。4.改错(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8×3+4 12-3×4 4+4÷4=24+4 =9×4 =8÷4=28=36=32( ) ( ) ( )五、课堂小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