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56831
大小:1.15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9
《ps调色等的教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用photoshop调色教程(所谓胶片味、电影色),还有一些关于数码后期的杂物来源: 艾清Ching的日志 首先还是道个歉,因为两个月前就有人问我要详细教程,一直拖着没写,总感觉这个方法不是特别成熟,现在觉着改进的差不多了就拿出来写写恩。 这套调色方法,由于是在不断实验中摸索出来的,多少有点山寨的意味,也算是另辟蹊径,比较非主流了。至于有没有胶片味,像不像电影色,这并不是我的初衷,直到有朋友说起,才觉得有点那么回事儿吧,不过即使调的再像,也只是模仿而已恩。————————————————言归正传——
2、—————————————— 前期的准备,需要两款PS插件: colorefexpro和 silverefexpro 下载地址:colorefexpro silverefexpro (nami) 步骤:一、降温打开PS,在cameraraw中导入RAW文件:利用RAW调整色温(白平衡),使整张图片的色调偏冷(也可以在前期拍摄的时候设置色温,个人习惯是K=4450)改变后:再做些其他的微调比如曝光什么的,然后打开图像。 二、降低饱和度自己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一部了吧,因为我并不是从PS的“色相
3、饱和度”来调的,具体方法:打开滤镜——silverefexpro出现界面:选择左边栏中的antiqueplateI: 在右边栏的colorfliter中选择红色滤镜注:红色滤镜是将黑白图像中红色部分提亮,而其补色部分(青色、蓝色)变暗(同理于其他颜色的滤镜),这一步相当于调整明度,在以后的步骤中会起作用。然后点击filmtypes,选择neutral: 继续下一步,在stylizing中选择toning:一般在preset里选择合适的颜色就行了,如果想让最后照片的颜色偏暖点,就用暖色;反之就用冷色。这里我选择
4、了这个调子: 下面的两项的vignette和burningedges可以设置图片的暗角和黑边大小:最后设置完后点击OK,得到两个图层: 调整上面这层图像的不透明度为50%到75%之间:降低饱和度的部分就完成,效果初现。这一步的特点是在降饱和的同时完成总体色调的设置。 三、微调:这一步完全按照个人喜好来,我这儿只是个参考在“窗口”中打开“调整”面板:打开“通道混合器”,选择蓝色通道,调整:得到图像:同时按住Ctrl+Shift+Alt+E,盖印图层,接着在调整面板中选择“曲线”选择绿色,调整(暗部稍加些紫色):
5、效果:向下合并后,在调整面板中选择“可选颜色”,增强红色、黄色、适度改变青色、蓝色效果:完成这一步,实际上就差不多了 四、润色向下合并图层,复制一层,打开滤镜——colorefexpro,出现面板:选择“胶片效果”,在右边栏“胶片详情”中把"颗粒"的大小都设置为0点击确认感觉高光部分有溢出,稍稍调整上面一个图层的透明度(有必要的话添加蒙版,选择黑色大号软画笔稍稍擦一下高光):这部分就完成了五、保存这一步,主要考虑到部分影友在校内上传图出现了图片发灰的情况,这里稍稍提示一下:由于cameraraw在PS中直接打
6、开后,图像的色彩空间是adobeRGB,而传到校内相册后图片的色彩空间被转成了sRGB,简单地说这两个色彩空间的是饱和度、对比度等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步挺重要,在PS中“编辑中”选择“转换配置文件”把目标空间的配置文件改为sRGB即可。大功告成,对比一下吧原片:调色后:说一说这种方法的特点:虽然是按照步骤做下来的,但是每一步的的自由度很大,比如降饱和的那个部分,选择什么样的黑白片、哪种色调、暗角大小、颗粒多少、滤镜颜色都是可以自定义的,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不同的设置在最后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另外,这种方法
7、可以涉及的题材也很多。就我来说,用的比较多的是人文片,人像、风景也可以用。需要注意的地方就一点:调色过程中尽量减少细节的损失。其他一些照片的对比: ———————————————————————————————————说说我常用的插件:colorefexpro:很不错的调色插件,功能很多,不过最常用的是胶片效果和中心变亮两个效果silverefexpro:黑白插件,非常强大,几乎胜任任何类型的黑白照片调色。ReDynaMix:这个大家可能很熟悉了,模仿HDR效果的插件。除此之外,往往可以把数码照片做出高宽容度
8、的效果,在模仿胶片风格的方法中也能用到。还有,对于一些欠曝的照片可以用来提亮。缺点是噪点太多,不过可以用调整图层透明度的方法减少噪点。noiseware:也是一个常用的降噪插件了,降噪效果不错,也能用来磨皮。————————————————————————————————————最后谈谈数码后期,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经验:1.自己还是很强调前期的。优秀的后期建立在优秀的前期的基础上,前期出片效果好,即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