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

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

ID:37154172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9

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_第1页
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_第2页
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_第3页
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_第4页
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研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AHP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网站评价【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很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做出了个人网站。如何对还处于起步阶段、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师个人网站如何进行评价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试着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教师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并将AHP应用于对教师网站的评价,进而能对教师个人网站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关健词】教师个人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1引言信息技术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革命,它正在对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当然也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起着深刻的影响。2001年,教育部开始提倡发展“校校通”工

2、程,各种网络教育模式开始大踏步的前进,网校、社区、校园网、资源库、网络虚拟实验室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网络与其他课程的全面整合开始向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为了更大程度的形成教育资源的共享,众多较专业的教师个人网站陆续出现。很多教师在自己最熟悉的土地上耕耘,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爱好做出了个人网站。教师个人教学网站是新课程体系下网络教学的一种实践,是未来学习化社会的一块实验田。教师个人教学网站的存在意义,就是在探究新课改精神的进程中,发挥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和教研平台的合理性、探究性、自主性等特点,直接

3、面向学生和其他教师,拓展服务对象在认识空间上的深度与广度,以达到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整合教学资源、重组教学结构的目的。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各种教师个人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网站数量巨大、质量良莠不齐,甚至个别教师网站垃圾信息充斥,干扰了师生查找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评价教师个人网站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在相关文献统计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并结合镇江市中小学教师个人网页评比为例对教师个人网站进行评价,试图对教师个人网站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有关建议。为此本文将利用AHP法建立完整的指数体系,得到传统教学媒

4、体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度,同时把定性的问题定量化,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现代化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2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方法2.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AHP(The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层次分析法[1],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迪(T.L.Saaty)教授于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从因果分析发展而来的,分析复杂大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是整理和综合人们主观判断的客观方法,它把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决策思维过程条理化、层次化和数量化,使问题的分析过程大大简化,所得

5、出的结论可信度高。其基本思想是:先按问题要求建立起一个描述系统功能或特征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因素(或目标、准则、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构造出上层某元素对下层相关元素的判断矩阵,以便得到相关元素对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序列。AHP方法的核心就是排序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研究选材指标的最根本的想法,同时AHP允许使用者随时进行修订,保持一种动态的最优化结果。该方法适用于多准则,多目标或无结构特征的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广泛用于管理评价,经济发展比较,资源规划分析,事故致因分析,人员素质测评及安全经济分析等方面.62.2层次

6、分析法的基本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4个步骤进行: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计算权向量;4)一致性检验.2.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分析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次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下一层因素的作用.层次结构通常分为目标层(顶层),准则层(中间层)和措施层(地层).2.2.2构造判断矩阵在层次结构中,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的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进行两两比较,比较其对于准则

7、的重要程度,并按事前规定的标度定量化,构成矩阵形式,即判断矩阵.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数值一般采用1-9位标度法确定,主要是通过专家评估或由历史(经验)数据得出.2.2.3计算权向量就是计算每一个判断矩阵各因素针对其准则的相对权重.判断矩阵A对应于最大特征值λmax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计算权重有和法,根法,幂法等.2.2.4一致性检验为避免其他因素对判断矩阵的干扰,在实际中要求判断矩阵满足大体上的一致性,需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说明判断矩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才能

8、继续对结果进行分析.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1)式中,CR(consistencyratio)为一致性比例.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CI(consistencyi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