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33078
大小:111.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5-18
《2002~2003年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 厦门市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08年)厦门市科学技术局二○○七年十二月21编写说明 厦门市科技计划是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政策引导性计划。它旨在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营造科技产业化环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科技进步和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力。为了充分体现科技计划的政策导向性,便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明确我市科技计划支持重点,了解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程序和要求,保证申报质量,特编写了《2008年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供有关单位在组织产业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
2、的申报过程中参阅。本指南及相关文件,可在厦门科技信息网(http://www.xminfo.net.cn:8080)站上浏览和下载。21目 录 一、立项原则1二、科技计划种类2(一)重大科技计划2(二)企业技术创新计划2(三)科技合作创新计划3(四)社会发展科技计划3(五)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计划3(六)国家科技项目配套资助计划4三、资助重点及领域4(一)资助重点4(二)资助领域4四、申报要求7(一)重大科技计划7(二)企业技术创新计划8(三)科技合作创新计划14(四)社会发展科技计划15(五)高校、
3、科研院所创新计划16(六)国家项目配套资助计划17五、申报程序18(一)申报步骤1821(二)受理时间19(三)评审时间19(四)材料报送地址19六、注意事项20七、审批流程21附件22212008年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厦门市科技计划是厦门市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激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政策引导性计划。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厦门市科学技术创新与研发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4、的有关规定,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申报指南。一、立项原则依据《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重大专项和战略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技工作任务,确定如下立项原则:1、体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自主创新机制”的要求,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扶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增强战略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提高企
5、业竞争力。2、体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扶优扶强,壮大产业规模,鼓励持续创新开发新产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通过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体现扶持发展以光电子、软件、生物与新医药、仪器仪表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群及其产业化基地,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4、深化院地科技合作和市校同发展科技合作工程,重点支持对我市有显著影响的科技合作、科技招商及科技招投标项目,鼓励企业购买、引进并转化具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21二、科技计划种类2008年厦门市科技计划共分为6类,具体类别如下:(一)重大科技计划1.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引导
6、和支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装备改造以及引进技术及设备的消化吸收进行攻关和创新;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重大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2.重大平台建设项目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设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检测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二)企业技术创新计划1.鼓励企业开展前瞻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联合攻关,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在重点发展的各新兴产业中选择有潜力的企业培养成为行业龙头,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支持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
7、心、重点实验室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研发活动,降低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和成本;重点扶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吸引科技成果在厦实施转化,推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推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科技对现代服务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3.鼓励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或参与制定与我市产业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技术标准。⒋设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动。(三)科技合作创新计划1.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技术交流、技术交易和技
8、术引进,购买并转化知识产权,特别是开展与国外和境外(台港澳)的科技合作,21鼓励企业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⒉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攻关,实施一批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学研合作项目。⒊推进“院地合作工程”和“市校同发展科技合作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⒋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