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78450
大小:4.18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9-05-11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七章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本章摘要:根据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的趋势,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主要类型、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及其实用实例,并扼要说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选择的主要原则。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可包括为:(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2)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研究进展美国在20世纪
2、90年代用于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投资有近1000亿美元。污染土壤修复的理论与技术已成为整个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土壤的修复的过程相当漫长,当前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需要有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如土壤学、农学、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科学以及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等有关的生产单位和政府决策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土壤污染已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已达3600万公顷,污染物类型包括石油类、多环芳烃、农药、有机氯等;因油田开采造成的严重石油污染土地面积达1万公顷,石油炼化业也使大面积土地受到
3、污染;在沈抚石油污水灌区,表层和底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均超过600mg/kg,造成农作物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全国受重金属污染土地达20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70万公顷,其中13万公顷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严重的土壤污染造成巨大危害。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政策2012年3
4、月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将节能环保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其中,土壤修复是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并明确提出要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投入将达595亿元,而用于防治土壤污染的全部财政资金将达数千亿元用于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可以说,“十二五”期间,土壤修复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环保部牵头颁布的主要政策文件有:《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及相配套的多个“技术
5、导则”7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作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8挑战首先,中国目前的社会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问题,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方面的投资,
6、取决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长期利益与经济增长带来的短期利益之间博弈的结果;其次,与其他环保产业重点领域相比,尽管土壤修复历史欠账严重,经济可行性相对较高,但由于目前国内修复技术不够成熟,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仍有待完善,未来发展仍然障碍重重。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趋势(1)在决策导向上,从基于污染物总量控制转变到基于污染风险评估;(2)在技术上,从单一的修复技术发展到多技术联合的原位修复技术、综合集成的工程修复技术;(3)在设备上,从固定式设备的异位修复发展到移动式设备的原位修复;(4)在应用上,发展到多种污染物复合或混合污
7、染土壤的组合式修复技术;从单一厂址场地走向特大场地;从单项修复技术发展到大气、水体同步监测的多技术多设备协同的场地土壤-地下水一体化修复11污染土壤修复的可处理性研究所谓污染土壤修复的可处理性研究,是指在实际工程建设之前,进行的小试和中试实验研究,通过可处理性研究为土壤修复工程设计提出标准、费用和运行方案等。12准备调查现场调查详细调查分析评价方法选定施工管理计划完成13可处理性研究的目标(1)评价整个过程的可行性;(2)确定修复可以达到的浓度;(3)确定处理过程的设计标准;(4)估算处理过程的设备和运行费用;(5)决
8、定控制参数和最优化实施的限制条件;(6)评价物料供应处理技术与设备;(7)证实现场运行情况和污染物的最终归趋;(8)评价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9)提供修复工程连续运行的最优化方法。14实验设计与实施在确的研究目的之前,需要促使可处理性研究开展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1)管理部门的目的;(2)客户的要求;(3)污染物的危害程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