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2.2-2《化学能与电能》

必2.2-2《化学能与电能》

ID:37077373

大小:5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7

必2.2-2《化学能与电能》_第1页
必2.2-2《化学能与电能》_第2页
必2.2-2《化学能与电能》_第3页
必2.2-2《化学能与电能》_第4页
必2.2-2《化学能与电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2.2-2《化学能与电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课标要求】1.获得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2.形成原电池的概念,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构成及应用【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问题探究】火电站中,从开始到结束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火力发电利与弊?能否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归纳小结】1、火力发电的优点:2、火力发电的缺点:3、火力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热能→机械能

2、→电能【问题探究】能否设计一个装置,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呢?可以设计一个装置使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发生。【板书设计】一、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与装置:【实验探究】探究Cu-Zn原电池原理实验:实验现象①Cu、Zn分别插入稀硫酸中②Cu、Zn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但不接触③将Cu、Zn用导线连接起来④在Cu、Zn导线之间接电流表⑤将Cu、Zn导线互换再接电流表【实验结论】【归纳小结】⑴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⑵Cu-Zn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为例):负

3、极(锌片):Zn-2e-==Zn2+(发生反应)  正极(铜片):2H++2e-==H2↑(发生反应) 总的离子反应:⑶原电池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反应,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外电路流向。【实验探究】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实验一: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归纳小结】形成条件一:实验二:可以不可以【归纳小结】形成条件二:实验三:可以不可以【归纳小结】形成条件三:【学生实验】实验序号电极材料溶液现象1Zn-Zn稀硫酸2Cu-C3Zn-C4Fe-Zn5Cu-Zn乙醇6Cu-Zn1个西红柿72个西红柿【归纳总结】1、原电池构成的条件①有一个自发进

4、行的氧化还原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③根据原电

5、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④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⑤根据现象判断: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有气泡产生的一极为正极。【一课一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电能转为化学能的装置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两极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2.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为()A.铝B.铜C.锡D.硅3.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A.纯锌与

6、稀硫酸反应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4.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可能为()A.铝B.铜C.锡D.硅5.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B.负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C.正极、负极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D.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少6.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A、铁放入海水中B、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C、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淡水中D、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

7、到海水中7.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比乙失电子多B.甲比乙同价态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C.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与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8.X,Y,Z都是金属,把X浸AZ的硝酸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B.X>Z>YC.Y>X>ZD.Y>Z>X9.对于锌一铜一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32.

8、5g③铜片上析出lg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10.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B.负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C.正极、负极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D.正极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