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单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ID:37075852

大小:22.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单元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业(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1.陈旭麓说:“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A.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不一致B.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C.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D.未来前途是资本主义解析:由“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可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任务是一致的,都是反封建反帝,故A项

2、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故B项正确;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性质是一样的,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B2.1931年9月25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针对学生的救国运动,提出了“七项要点”,要求“学生应努力学业不得罢课”,严令“学生一切行动应遵中央旨意,遵守中央及政府颁定法规”。这说明(  )A.国民政府教育政策调整依循既有的统治套路B.国民政府注重社会人才培养以应对民族危机C.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致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D.中共的统一战线方针

3、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同解析:从国民政府对学生的“救国运动”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对学生的要求明显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体现出教育政策调整以维护自身的统治,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没有理解材料真实内涵;C选项错误,国民政府并不是反对“救国运动”,并不代表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致使社会秩序陷入混乱;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答案:A3.1919年5月31日,《申报》刊登了一个社会团体的通电:“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共和国家主权在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由材料可知(  )A

4、.五四运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B.参加巴黎和会引起广泛不满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D.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解析:根据“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反映出五四运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故A正确;由“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对北京政府的不满,排除B;C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无法体现“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排除D。答案:A4.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

5、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A.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B.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C.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D.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解析:首先我们先看材料中涉及的地点:瑞金、古城、会昌。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根据地,所以“残匪”指的就是红军。再根据“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可以看出这指的是红军被迫长征的史实,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战略状况不对,此时是国民党处于优势地位,所以不是解放战争中后期;C选项错误,本题与日本无关;D选项错误,

6、此题没有涉及到北伐战争的内容。答案:B5.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D.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解析:从材料来看,共产党在国民革命时期格外注重开展农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国民革命运动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地主阶级政府建立新政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此时的革

7、命性质依旧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突出这种比较。答案:D6.遵义会议上没有推荐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也没有让他成为“最后在军事指挥上下决心的负责者”,但红军贯彻和运用会议精神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说明(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B.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毛泽东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D.遵义会议使全党与全军团结统一解析: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被采纳,根据材料“红军贯彻和运用会议精神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说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故答案为C项。党内张

8、闻天负总责,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说明没有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