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60969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6
《论文-对于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探究XXX2013年X月X日8摘要在提倡节能减排,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发展绿色建筑,一方面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建筑;节约环保8引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81、绿色建筑的发展史20世纪60年代,
2、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随后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同年,我国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
3、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
4、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2、绿色建筑2.1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
5、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2.2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8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权机构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国家及部门标准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对在设计、施工或者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进行绿色评价,确定是否符合绿色建筑各项标准。一般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别用于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2.3绿色建筑的特征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
6、,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2.4绿色建筑的内涵2.4.1节约环保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2.4.2健康舒适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
7、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2.4.3自然和谐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2.5绿色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二氧化碳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
8、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