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手法知识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

ID:37059960

大小:29.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6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_第1页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_第2页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_第3页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_第4页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修辞手法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用修辞手法知识比喻概念: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类型:<1>明喻(甲象乙):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例:共产党象太阳。<2>暗喻(甲是乙):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是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代替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2、。(喻"猫爪子印")本体比喻词喻体明喻√像、似、若、犹、好像、仿佛、犹如√暗喻√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是√借喻√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A.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B.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C.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①他长得很像他哥

3、哥。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比拟概念: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类型: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

4、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把敌人写成兽类了)例:地球好像一个蓝球作用:使人物化从而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和讽刺性。3、比喻和比拟的区别:(1)、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夸张:1、概念: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2、分类:(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5、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3、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排比:1、概念: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

6、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2、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设问概念: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对偶概念: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

7、相对或相近的意思。运用:对偶是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修辞格式,使用非常普遍,从古到今,在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1.应用于诗歌中。2.应用于散文或其它文章中,大多是词或词组(短语)的对偶,也有句子的对偶,但较少见。3.用于谚语、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 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

8、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作用:1.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2.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均匀,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反问(激问、反诘、诘问):概念: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种类:1.问而无答的反问这是反问的主要形式,它又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