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55880
大小:287.9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5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收心考试(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的内容是( )A.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B.专制皇权商品经济C.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2.“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秦无道而汉伐
2、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所从来久矣!”这一论述的主要意图是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B.希望君主实行“仁政”C.探讨历代王朝兴盛原因D.维护百姓的基本利益3.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孔子 B.韩非子C.老子D.墨子4.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
3、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 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5.“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汉代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以儒家经典《春秋》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据此可知( )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西汉中期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C.儒家刑罚思想取得
4、正统地位D.春秋以来百家争鸣局面的终结6.“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7.史载,进士郭稹改嫁的母亲边氏去世了,他请求服丧三年,得到宋仁宗的准许;明初,进士王希曾再嫁的母亲任氏去世了,他请求服丧三年,明太祖令臣下讨论,最后只同意他服一年。促成这一变化的
5、主要因素是( )A.妇女再嫁得到尊重B.科举取士注重人品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理学成为统治思想8.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A.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C.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9.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
6、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以上材料说明了当时士大夫( )A.害怕君主专制的迫害不敢表现其不满B.借用廷杖的影响力来追求忠义的名节C.买通监督的宦官导致廷杖未对其伤害D.以臣服于君主的意见接受廷杖为骄傲10.湖湘学统的代表人物王船山说:“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在这里,王船山( )A.强调儒学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B.主张儒道互补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C.重
7、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可撼动D.借助传统宣扬托古改制的思想主张1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他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这一“定律”反映的古代赋税制度的弊端在于( )A.沿用旧制,鲜有改革 B.赋役沉重,百姓困苦C.单一赋种,没有差等 D.统一征缴,耗时费力12.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8、”。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C.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D.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13.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