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50616
大小:867.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5
《2018年秋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地球表面形态练习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地球表面形态课时作业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着地表形态。完成1~2题。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沉积作用 ④侵蚀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答案】 A2.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B.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C.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外力作用有关【解析】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填低”,会使
2、高的地方变低,同时也会使低的地方增高。【答案】 C下面是相同比例尺同一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图。完成3~4题。3.该地区属于( )A.背斜成山B.背斜成谷C.向斜成山D.向斜成谷【解析】 考查等高线、褶皱的判断和应用。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作辅助线,中间比两侧地势低——山谷),且有河流发育;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可知该地地层由中心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所以地质构造是背斜(背斜成谷的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谷地)。【答案】 B4.该地区( )A.背斜储水B.向斜储油C.背斜下部开凿隧道比较安全D.图中河流的流向为由南向北【解析】 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向上拱起,具
3、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河流流向为由北向南(水往低处流)。【答案】 C5.下图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背面图案,图中各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流水沉积B.乙—风力侵蚀C.丙—流水溶蚀D.丁—断裂下陷【解析】 长江三峡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珠穆朗玛峰为褶皱山,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壶口瀑布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 C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6~8题。6.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7.图中③示意的是( )A.大西洋中脊
4、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中脊D.印度洋中脊8.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是( )A.大分水岭B.安第斯山脉C.海岸山脉D.阿巴拉契亚山脉6~8.【解析】 第6、7题,①②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排列与题中信息不符,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③就是大西洋中脊(海岭),图中③的左侧就是美洲板块,右侧就是非洲板块。第8题,位于非洲或南美洲纵列分布的山脉,符合题意的只有安第斯山脉。【答案】 6.D 7.A 8.B下图为某河流地质剖面示意图。读
5、图回答9~10题。9.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10.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9~10.【解析】 第9题,甲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入海时堆积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和入海口潮差对三角洲发展速度和方向都有影响。第10题,瀑布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影响不断后退,与此同时,河床不断加深,河床纵剖面坡度逐渐变小,瀑布最终消失。【答案】 9.A 10.C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11~12题。11.与图中丙处山地形成无关的是( )A.岩浆活动B.断
6、层C.板块挤压D.背斜拱起1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A处可能存在油田D.丁处岩层地质年龄最新11~12.【解析】 第11题,丙处山地岩石属于岩浆岩,所以该处山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根据其左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山脉位于断层上升的一侧,该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有关;根据海沟可以判断丙处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该山脉的形成与板块挤压有关。第12题,甲处为背斜,更适合建设隧道;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处有含油岩层,且是背斜构造,因此可能存在油田;丁处岩层位于消亡边界,所以地质年龄不可能最新。
7、【答案】 11.D 12.C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14.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沟谷B.乙地受风力搬运作用,易形成戈壁C.丙地受风力沉积作用,易形成沙丘D.三地受风力侵蚀作用,均易形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