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

《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

ID:37049873

大小:5.12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10

《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_第1页
《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_第2页
《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_第3页
《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_第4页
《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斜坡场地勘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斜坡场地岩土工程勘察7/30/2021斜坡: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地壳表层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斜坡一般可分为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斜坡在各种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经历各种不同的发展演化阶段,并导致坡体内应力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可能引起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变形破坏。我国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大,许多建筑场地设置在斜坡地段。崩塌、滑坡对城乡设施和各类建筑所造成的危害不乏其例。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的秦巴山区、四川盆地、川滇山区和黄土高原,斜坡变形破坏成为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地质灾害。在工程建设区,斜坡变形破坏是制约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2、。为此,对斜坡场地做好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至关重要。第一节崩塌的岩土工程勘察要点2007年11月20日,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发生岩崩,35人遇难。崩塌等级划分崩塌形成机理及类型危岩体地质调查主要内容:危岩体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危岩体及周边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结构类型围岩体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危岩体周边及边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危岩体的发育史危岩体成因的动力因素分析危岩体崩塌的可行性危岩体崩塌后可能的运移斜坡在不同体积条件下运移的最大距离危岩体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的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最

3、大堆积容量可能引起的灾害类型(如涌浪,堰塞湖等)和规模,确定其成灾范围,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测。崩塌堆积体地质调查主要内容: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崩塌产生的时间。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粗糙度、岩性、起伏差,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和运动距离。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块度(必要时需进行块度统计和分区)、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崩塌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地层产状。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评价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上方

4、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件下向泥石流、崩塌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链子崖危岩体治理工程承重阻滑工程监测工程锚固工程雷劈石滑坡排水工程猴子岭拦石工程崩塌稳定性评价较为复杂,宜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互相验证。并须考虑暴雨时后部陡倾切割裂缝的静水压力和下部缓倾软垫面的地下水扬压力。倾倒式崩塌的稳定性评价须按照抗倾覆模型进行,并以危岩体外部临空面与下部软垫面交点作为作用支点。当下垫面倾角小于25°,应进行抗滑稳定性计算。多组外倾结构面分离切割形成的崩滑型危岩体,可用赤平投影等方法按结构面和临空面进行三维空间组合定性评价,当滑移矢量

5、外倾时,即可判断为危岩体,并应提出防治建议。可对结构面的形状、连通性、充填物及抗剪强度等取样测试,并按极限平衡评价公式进行稳定性评价。形状突出,后缘切割面已形成,虽未分离贯通但连通率大于50%的地质体应作为坠落式危岩体,并提出工程治理措施。稳定系数可按结构面未分离贯通岩体的抗拉强度或抗剪断强度折减50%与岩体自重之比确定崩塌稳定性评价:第二节滑坡的岩土工程勘察要点滑坡物质和结构分类滑坡其它因素分类一、滑坡勘察的任务和目的查明滑坡的现状;查明引起滑动的主要原因;获得合理的计算参数;综合测绘调查、工程地质比拟、勘探及室内外测试结果,对滑坡当前

6、和工程使用期内的稳定性作出合理评价;提出整治滑坡的工程措施或整治方案;提出是否要进行监测和监测方案。二、勘察技术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监测1、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测绘比例尺1∶500~1∶2000,可根据滑坡规模选用;用于整治设计的测绘比例尺为1∶200或1∶500。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建议工程地质测绘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通过裂缝的调查、测绘,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并指导勘探工

7、作。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1)崩滑体边界是滑动面与地面的交线。多级滑动时,为最外围滑面与地面的交线。(2)滑面的确定是崩滑体周界确定的前提,对于本次调查,两者几乎是同一对象。(3)滑面多为控制性结构面,但结构面不等于滑面。野外调查时,可采用排除法进行滑面识别,即:先找结构面—再找控制性结构面—找具有非构造滑动的特征—确定滑面。(4)崩滑面发育完善时,多有明显的剪切面(带)或岩土体挤压(前部)或张拉痕迹(后缘)、泥化夹层、岩体摩擦镜面、擦痕等形迹,这种情况下滑面及其周界位置可以据此直接圈定。滑坡边界的野外圈定方法(5)通常情况下,先期形成的

8、滑面多遭受后期改造或处于滑动初期并无明显变形,这时,滑面的地表发育迹象十分模糊,找不到明确的滑面,因此,崩滑体的周界只能借助于如下现象加以综合的判定:1)后缘:往往发育有陡坎,整体上呈座椅状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