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

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

ID:37032790

大小:1.6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15

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_第1页
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_第2页
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_第3页
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_第4页
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生理学名解&问答(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理学  名词解释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为负(外正內负),高等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90mV,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约为-70mV。动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细胞膜受到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后,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阈值: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固定的情况下,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为阈强度,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为阈刺激。兴奋:动作电位的同义语,或指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兴奋性: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兴奋-收缩耦联: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

2、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其结构基础是三联管,耦联因子是Ca2+。(将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和肌肉收缩联系)完全性强直收缩:骨骼肌受到频率较高的连续刺激时,可出现强直收缩,即新的收缩过程与上次尚未结束的收缩过程发生总和;若提高刺激频率,使总和过程发生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收缩期,则出现完全性强直收缩。内环境: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负反馈:在正常人体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

3、动相反的方向改变,向原先的平衡状态恢复,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反馈调节机制。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为心率的倒数。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液量,例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之差。简称为搏出量。(比较同一个体的不同情况)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可比较不同个体)每分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为心率和搏出量的乘积。简称为心输出量。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安静时正常值为3.0~3.5L/(min∙m2)。心泵功能储备:或称心力储备。指心输出量

4、具有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正常健康成人有5~6倍的心力储备,运动员可多达7倍。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的调节,使心室射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之间能保持平衡,从而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维持正常恒定。等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收缩能力的心脏泵血功能调节。(心肌不依赖于前负荷和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称为心肌收缩能力。)血压:指血液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的侧压力,也即压强。常用千帕或毫米汞柱为单位;1mmHg=0.133kPA。平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右心房为体循环的终点,

5、血压最低,接近于零;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而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则称为外周静脉压。胸膜腔负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之,为两种方向相反的力的代数和(使肺泡扩张的肺内压和使肺泡缩小的肺回缩压)。平静呼吸时,始终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其形成与肺和胸廓的自然容积不同有关。顺应性:单位跨壁压所引起的容积变化,可用来表示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难易程度。肺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肺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肺顺应性约0.2L/cmH2O,弹性阻力小,呼吸省力。肺的顺应性(CL)=肺容积的变化ΔV/跨肺压的变化ΔP(单位:L/cmH

6、2O)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等于余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年人约2500ml。生理意义为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氧气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幅度。用力肺活量:FVC,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第一秒钟内的用力肺活量称为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量:指尽力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以其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FEVt/FVC%)。第一秒末的FEV1/FVC%≈80%,第二秒末的FEV2/FVC%≈96%,第三秒末的FEV3/FVC%≈99%

7、。用力呼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尤其FEV1在临床鉴别限制性肺疾病和阻塞性肺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解剖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鼻或口与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内,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这部分呼吸道的容积称之为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一起合称为生理无效腔。通气/血流比值: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VA/Q)。正常成年人安静时VA约为4.2L/min,Q约为5L/min,因此VA/Q约为0.84。VA/Q是评价肺换气效率的较好指标。VA/Q=0.84:表示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完全匹配→气体交换效率最高

8、VA/Q>0.84:表示肺泡通气量↑或肺血流量↓→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完全交换→肺泡无效腔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