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ID:37029991

大小:13.81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5-15

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_第1页
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_第2页
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_第3页
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_第4页
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学位论文题名和副题名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作者姓名a崔磊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时志强教授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名称地质学(沉积学)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日期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成都理工大学(年月)答辩委员会主席丄丈>7评阅人2017年12月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摘要在综合前人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野外实测剖面和钻井资料,通过对有关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岩性剖面结构、沉积相及相序分析、地层叠置模式认识和层序关键

2、界面寻找,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指导下,结合测试分析资料,现场研究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宏观观察与微观测试相结合,以层序地层研究—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研究—沉积相模式为主线,对研究区进行三级层序和四级层序的划分,从而建立研究区域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研究层序地层格架中地层发育的规律性及其空间配置的有序性,沉积微相及其发育特征,来对川东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对区内高科1井、林1井、丁山1井、宫深1井等9口井,以及金沙岩孔、彭水太原和习水土河场等四条野外剖面

3、,进行了三级层序、四级层序划分。通过对有关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岩性剖面结构、沉积相及相序分析、地层叠置模式认识和层序关键界面寻找,将清虚洞组以划分为主要发育保存了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2个三级层序,由下而上分别称之为清虚洞组下部三级层序(SQ1)、上部三级层序(SQ2)。通过岩石类型、结构以及组合特征,测井曲线旋回式将清虚洞组以划分6个四级层序,其中上部及下部均由3个四级层序构成。进一步通过关键界面的控制作用、低频层序对高频层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区内清虚洞组三、四级层序对比,建立了三级层序及高频层序地层格架

4、。通过对川东南地区寒武系清虚洞组大量野外剖面观测和室内研究,在沉积相标志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岩石颜色类型及组合、沉积构造、剖面特征和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清虚洞组为碳酸盐缓坡型台地。主要发育内缓坡和浅缓坡。其中内缓坡可细分为潮坪、泻湖以及浅滩及(缓坡型台地边缘)微生物丘(礁)等4种亚相,浅缓坡细分为浅滩及滩间海2种亚相。整体来看,纵向上,自下而上依次由浅缓坡向内缓坡演化;平面上,自北西向南东依次发育内缓坡、浅缓坡。在早寒武世晚期,海水自北西向南东方向退去,海盆由西北向东南进而通过分析12倾斜。

5、Є1q、Є1q沉积时期岩相古地理的分布特征和纵向上沉积相随着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演化规律,结合整个川东南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和沉积背景,归纳总结出了清虚洞组上、下两段的沉积相模式。综合分析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早寒武世清虚洞期研究区基本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古地理面貌,沉积相的空间分布符合缓坡沉积模式,自北西-南东依次发育内缓坡、浅缓坡,沉积相带大致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在川东南地区研究区块I内,研究区主要沉积膏盐湖、膏云坪及微生物丘—浅滩沉积。总体来说,微生物丘和浅滩可在平面上及剖面上叠加,预示着相对良好的储层发育部位

6、,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关键词:川东南寒武系清虚洞组层序地层沉积相IIThestudyofSequencestratigraphyandSedimentaryfaciesofLowerCambrianQingxudongFormationinSoutheasternSichuanAbstractOnthebasisofthecomprehensiveanalysisofpreviousdata,aswellasmakingfulluseoffieldmeasuredsectionsanddrillingdata

7、,thispaperanalyzesthelithologicalsectionstructure,SedimentaryfaciesandSequenceanalysisofoutcropsanddrillingprofiles,understandingofstratigraphicoverlappingpatternsandkeySequenceundertheguidanceofmoderntheoriesofsedimentologyandSequencestratigraphyandotherm

8、ultidisciplinarytheories,combinedwithtestandanalysisdata,fieldresearchandindooranalysis,macroscopicobservationandmicroscopictestingcombinedwiththestudyofSequencestratigraphy-Sequencestratigraphy-SedimentaryF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