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

ID:37028743

大小:1.70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15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_第1页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_第2页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_第3页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_第4页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M单位代码:45^11036.:密级学号:酿00仿在微右!fir大f学位论文水稻主要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LMainAnalsisofMainualitTraitsinRiceQTppgyQy研宄生宋淑玲指导教师:石英尧副教授申请学位门类级别:农学硕士专业名称: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水稻遗传育种所在学院:农学院答辩委员会主席:崩M2016年6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

2、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宄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宄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一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免如办签字曰期:划沾年6月6曰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件,允许论

3、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农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谢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久0从年月日签字日期月日<<56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信地址:邮编:摘要随着水稻产量的提高和人们对食味越来越重视,品质改良成为重要课题,但水稻产量与品质矛盾“高而不

4、优、优而不高”仍较突出,所以改良高产品种/群体的品质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本研究选用“王牌”杂交水稻汕优63的恢复系明恢63作为轮回亲本,以优质的新品系AN72为供体亲本,构建了产量选择导入系群体BC1F5,对其硬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进行了表型评价与QTL定位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硬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在产量选择导入系群体BC1F5中表现为连续分布,说明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本研究选用的是产量选择导入系BC1F5群体,其品质性状表型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说明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呈独立遗传,用该群

5、体进行品质性状QTL定位分析是可行的。2.硬度主要由基因型控制,环境影响较小;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整精米率的遗传主要受基因型影响,但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其中整精米率受环境影响最大。垩白米率与垩白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米率、垩白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与垩白米率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硬度与整精米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共检测到控制硬度的QTLs15个,22个整精米率QTLs,34个垩白米率QTLs,29个控制垩白度QTLs。有37个QTLs在两年被重复检测到,其中控制硬度的有2个,为qHD6.1和qHD6.2

6、,分别与标记RM6275、RM340紧密连锁;控制整精米率的有7个,qHR1.3和qHR1.4的贡献率较大,为6.31%和7.75%,分别与RM1232、RM5389紧密连锁;控制垩白米率的有17个,qPGWC2.1、qPGWC2.2、qPGWC2.4和qPGWC8.2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3.71%、4.32%、3.35%、8.68%,其分别与标记RM145、RM262、RM1942、RM458紧密连锁;控制垩白度的有11个,qCD2.1、qCD2.2、qCD8.2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3.26%、3.24%、8.49

7、%,其分别与标记RM145、RM262、RM458紧密连锁。4.在两年均能重复检测到的37个品质相关的QTL中,共有14个QTLs具有一因多效性。第3染色体检测到与标记RM3867紧密连锁的控制垩白粒率的qPGWC3.2的贡献率较大,为9.84%,该QTL同时控制整精米率,其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供体亲本AN72;第2染色体检测到与标记RM145、RM262紧密连锁的控制垩白粒率的qPGWC2.1和qPGWC2.2的贡献率较大,为3.71%、4.32%,该QTL同时控制垩白度,其增效等位基因均来源于轮回亲本明恢63;第8

8、染色体检测到与标记RM458紧密连锁的控制垩白粒率的qPGWC8.2的贡献率较大,为8.68%,该QTL同时控制垩白度,I5.且对垩白度的表型贡献率也较大,为8.49%;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与标记RM340紧密连锁的QTL同时控制硬度、垩白米率和垩白度,与标记RM494(145.2cM)紧密连锁的QTL同时控制垩白米率和垩白度,且这两个位点相距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