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09

与诸子登岘山09

ID:37028214

大小:172.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11

与诸子登岘山09_第1页
与诸子登岘山09_第2页
与诸子登岘山09_第3页
与诸子登岘山09_第4页
与诸子登岘山09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诸子登岘山0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作者简介】孟浩然(689一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其诗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七四零)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读题目类别:登高、怀古[吊古伤今诗]登高之景色,古迹之古事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朗读诗歌,初探诗意整体感知思路:议论——记事——写景——抒情

2、情感——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云梦泽显得格外深远。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了衣襟。1.作者登山的原因是什么?2.颈联写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3.作者读完羊公碑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为何会流泪?4.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1.作者登山的原因是什么?2.颈联写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点?因山上有名胜古迹(颔联)思考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萧条

3、、悲凉、邈远“湮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孟诗特点)3.作者读完羊公碑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为何会流泪?4.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三读诗歌,品味语言三读诗歌,思考: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2.颈联中,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3.“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容?

4、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5.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6.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1.首联看似闲笔,但到了颔联我们就明白它不是闲笔了,你能说说在尾联中这闲笔更大的妙处吗?明确:诗人因观览旧迹而登临此山,因旧迹而伤怀,因历史触动内心,又由历史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由羊公所言的“湮灭无闻”,想到自己不就是这众多贤者中的一个吗?2.颈联中,你以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明确:(1)“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2)“深”指梦泽,辽阔的云

5、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3)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4)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3.“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哪些复杂的内容?明确:“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

6、,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明确: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不仅是追悼古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是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让自己的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比,令人伤感不已。5.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明确:不是。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6.这首诗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的内容,会是哪四个字?明确:怀古伤今(吊古伤今)艺术

7、特色:  思考:试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孟浩然长于五言,《与诸子登岘山》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清淡幽雅的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价“语淡而味终不薄”。小结:首联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浩瀚心事。第二联前句承古,后句承今,作者的伤感情绪来自今日的登临。一联初看突兀,结合二联又极自然。三联写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