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020505
大小:1.24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语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教学论文论文题目: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魂醒”工作单位:大连渤海高级中学姓名:马郡学科:语文电话:13842808938````````````````````````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魂醒”——“隐含”在古诗词赏析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摘要: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诗不仅历史悠久,诗词人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人文精神之根。林语堂先生曾说过
2、:“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给予他们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作为一个在教育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深感责任之重。重在如何教育,重在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教育,重在如何以语文课堂为载体、以诗词这一经典传统文化为媒介教育我的学生们。本文就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诗词赏析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将中华民族人文之魂唤醒进行相关的阐述。使中学语文课堂不再是“解题+应试”的赏析教学模式。更想通过此来证明,今天的语文课堂具有更大更深远的德育教育意义!关键词:传
3、统文化语文课堂诗词赏析德育教育正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是铸人铸魂,铸什么样人,铸什么样的魂以及怎样铸人、铸魂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有言:“让中华诗词陶冶学生情感,活跃学生思维,融入学生心灵,铸造校园辉煌。这是时代与形势的需要,是国家与民族的需要。”新课标倡导学生走进经典,品味优秀作品,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能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古典诗词经典作品,意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爱情观,进而完善人格。诗歌作
4、为一种纯粹精微的文学样式,是培养学生审美趣味的“最好的媒介”。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等都非常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孔子曾经这样教化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用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让每个学生过着“诗的生活”。````````````````````````当今有识之士更是大声呼吁:“让中华诗歌大步走进中小学校园”。而现在的社会上,兴舞蹈,热音乐,冷诗歌;语文课本上少诗歌,平时作文训练不写诗歌;高考作文也是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久而久之,教师失去教诗的热情,学生也没有
5、学诗的兴趣,诗歌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冰点”。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语文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纯正的审美趣味,把诗歌教学放到重要的地位。以诗词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构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我们用来铸人铸魂的重要教育资源。铸就他们百折不挠的意志,帮助他们形成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精神气质,从而达到加强德育教育的目的。一、古诗词赏析教学中之“国魂醒”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
6、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核心所在。而诗歌的“教化”功能,可以说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学生,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抱着奶瓶长大的孩子。他们聪明、时尚,他们前卫、创新,但他们唯我独尊,国家意识较为淡薄。例如《长江商报》中报道的武汉大学学生穿和服与樱花合影留念,上海力拓案中的中国雇员出卖国家机密就是年轻一代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的典型案例。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祖国如
7、有难,汝应作先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这些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忘身报国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激荡在我们心中的澎湃汹涌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该始终如一地把诗歌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用诗歌这一简练、明快的独有活动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8、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