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

ID:37008277

大小:11.42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10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_第1页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_第2页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_第3页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_第4页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 战后苏联和东欧诸国的发展与变革第一节战后苏联的历史进程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斯大林模式”体制的僵化1、二战给苏联造成的人力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四五计划到1950年,苏联的工业建设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领域取得令人嘱目的进展,恢复和新建了6200个大企业,建成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进行了首次核武器试验,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其中重工业产值增加1倍多。但不平衡,农业未恢复战前水平。2、斯大林晚年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领袖意志即国家意志对党内外出现的改革思潮进行扼杀,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了对所谓“资产阶级思潮”和“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批判

2、运动。对党内改革派进行政治清洗,制造了“列宁格勒案件”;1953年又发生了“医生间谍案”。偏执狂病态,集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理论的禁区、僵化19大后,斯大林模式陷入危机,社会病态现象日益严重。斯大林去世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而逝世。中国官方观点:斯大林的功过两大主要功绩建成了社会主义,使苏联在他执政的三十年里,通过社会主义道路,从落后的国家变成先进的现代工业国家。他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为打败德、日法西斯,结束二战做出了贡献。三方面严重错误斯大林在个人品格上有权力欲、猜疑等缺陷,在工作作风上过于粗暴,在思想方法

3、上又有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的片面性。造成对斯大林本人的个人崇拜,尤其是个人崇拜蔓延,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苏联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前进运动的唯一动力,造成阶级斗争经常化、尖锐化、扩大化。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4.17~1971.9.11)1953年起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又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64年被迫下台1971年在沉寂中病逝二、赫鲁晓夫揭开了苏联体制改革的序幕墓碑上半白半黑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因素之间的斗争。……在彼此斗争中相互咬合”——墓碑的设计者涅伊兹维斯特位于莫斯科新

4、圣女公墓的赫鲁晓夫的墓碑当今部分俄罗斯人眼中的赫鲁晓夫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的伊万诺夫将军90年代和记者议论赫鲁晓夫的功过时说:“他是个犯了错误的共产党人。他跟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不一样,是真心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只是方法不对头,效果不好。”历史学家罗伊·梅德韦杰夫,2000年对记者说,赫鲁晓夫在苏联和国际共运史上的作用很大,苏联后期领导人的政治意识恰好是在他领导的11年内形成的。长期担任赫鲁晓夫英语翻译的苏霍德列夫在2004年4月初发表谈话说:“45年前,赫鲁晓夫打破‘铁幕’,到世界帝国主义的心脏美国作正式访问。由此开始了我国领导的出访和外国代表团

5、的来访,共签协议,相互拥抱……总之,他让苏联走向世界。”中国学者眼中的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张建华《俄国史》马林科夫贝利亚赫鲁晓夫莫洛托夫(一)赫鲁晓夫体制的确立1、贝利亚事件2、排挤马林科夫3、苏共二十大和“秘密报告”4、1957年“反党集团”事件1956年2月24日深夜至次日凌晨,赫鲁晓夫召集大会代表,作了以批判斯大林为主题的“秘密报告”。“秘密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主要内容:集体领导是苏联共产党领导的最高原则,斯大林破坏了这一原则。个人崇拜的最大危害是破坏革命法制,使许许多多过去维护党的路线

6、的无辜的人们吃了苦头。个人崇拜的危害之二是使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受到不应有的严重损失。个人崇拜的危害之三是阻碍了苏维埃社会的发展。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是斯大林的个人不良品质。评价:历史意义反对个人崇拜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错误的批判,起到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作用,为苏联后来逐步展开的经济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国际共运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冲破了国际共运“一言堂”的局面和社会主义只有苏联一个模式的禁锢,使各国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上开始独立探索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赫鲁晓夫的分析肤浅,方法步骤也欠周详。过分强调斯大林的个人责任和个人

7、品质问题,未从体制上追究深层原因,以铲除个人崇拜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导致其后在赫鲁晓夫时期重犯了个人崇拜的错误。在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揭露斯大林及其时代的阴暗面,势必沉重地打击苏东各国共产党乃至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威望,动摇其思想支柱和社会基础。政权根基和社会控制力远比苏联薄弱的东欧国家,一般更难以应付非斯大林化的冲击。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战争与和平问题:“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和平共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和平竞赛:和平竞赛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斗争的主要形式。和平过渡: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出现

8、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多样性。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斗争的道路夺取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