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86533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1
《2016九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导学案练习题23 愚公移山(word版习题有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愚公移山名校讲坛1.作家作品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的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2.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2)古今异义年且九十(古义:副
2、词,将近。今义:连词,表意思上的递进关系)指通豫南(古义:直。今义:手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连……都……。今义:曾经)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古义:扛。今义:莲)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惧其不已也(古义:停止。今义:已经)(3)词类活用吾与汝毕力平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向着。)(4)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之】跳往助之(代词,他们。)隐土之北(助词,的。)甚矣,汝之不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而】何苦而不平(表承接,不译。)面山而居(表修饰。)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其】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其如土石何(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以】以残年余力(介词,凭,靠。)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用来。)【焉】始一反焉(语气助词,可不译。)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3.主题解说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4.重点突破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被谁搬走的?提示一: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
4、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抓住“命”“感”“惧”三个词思考,“命”是谁“命”?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懈。由此可以得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的伟大是两座山被搬走的根本原因。提示二:故事用神话做结尾,是因为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5、这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更能突出愚公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提示三:最后一段既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5.难点攻克课文的写法最主要的是运用对比,请你说说课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提示一: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提示二: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
6、”,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提示三: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6.结构图解01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万仞()惩()匮()荷()孀妻()始chèn()箕běn()kuí()父lǒng()断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甚矣,汝之不惠B.河曲智叟亡以应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杂然相许()(2)惩山北之塞()(3)毕力平险()(4)何苦而不平()(5)寒暑
7、易节()(6)而山不加增()(7)固不可彻()(8)虽我之死()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以残年余力()(1)以河曲智叟亡以应()且焉置土石()(2)焉始一反焉()年且九十()(3)且且焉置土石()以君之力()(4)之虽我之死()其妻献疑曰()(5)其其如土石何()面山而居()(6)而而山不加增()5.下面各句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翻译句子。(1)杂然相许。(2)其如土石何?(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8、?7.按要求填空。(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出自《》,这则故事反映了。(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交代移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