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

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

ID:36981647

大小:14.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1

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_第1页
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_第2页
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治疗难点及其解...脑病科优势病种亦即我科单病种质控病种共有三种:脑出血、脑梗死和眩晕证。脑出血和脑梗死中医称为中风证,辨证与诊病相结合,现在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其治疗也分急性期、康复期和后遗症期。现将2009年我科三个病种的诊疗情况总结如下。1      中风证1.1      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  2009年1—12月份共收住院病人129例,其中出血中风13例,缺血性中风94例,中风后后遗症22例。全部病人均采用西医西药、中药、针灸、功能康复锻炼、中草药烫

2、疗综合治疗。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针刺主要采用头皮针针法、灵龟八法针法、醒脑开窍针法或(和)体针针法,灸法主要采用温和灸百会以及壮医药线点灸法。功能康复锻炼主要根据现代康复理论的中风康复六段理论指导康复,中草药烫疗则采用我科协定的中风烫疗处方烫疗。对于中风的运动障碍,我科总结了三位一体的康复技术,收到良好的效果。治愈20例,治愈率15.5%,好转103例,好转率79.84%,无效6例,治愈好转率95.35  %。辨证分型:本组病人辨证分型正确为126例,有3例辨证分型不正确,准确率为97.67%

3、。有103例服用中药汤剂,服用中药率为79.5%。1.2      中医治疗难点与对策  中风证系急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四高”,是目前中风病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救治效果和康复效果又是关键所在。难点之一:如何提高中医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1)加强宣教。提高人们对中风病发病特点认识,及早就诊、紧急治疗。全社会及医务人员树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功能”的观健康观念。(2)改善医疗条件。建立快速救治体系,进一步强调卒中单元为神经科急诊超急的意义

4、,不断提高救治质量,力求使中风病人能够在最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病死率及减轻残程度。(3)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中医要发挥传统中医急救药物的研究如开发,如传统中成安宫牛丸,同时发挥中药的整体治疗优势。(4)动态的辨证施治,治疗个体化。中风病情复杂,变化迅速,个体差异极大,不能一个证型,一个处方一直治到底。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病情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治疗更具针对性。(5)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脑病科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形成救治——康复——健康教育与预防一体化的治疗体系。充分利用

5、现代医的康复理论及康复设施,与中医针灸、推拿、烫疗等有机结合。(6)加强研究力度。深入探索中风病病因病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与措施,研制新的高效中药。难点之二:如何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1)进一步加强中风病的流行病研究,特别是中医中风病流行学的研究,寻找出规律,制定防治措施。2)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预防中风危险因素及中风病发生的古籍文献研究,以及饮食疗,药物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3)临床治疗与中医治未病有机结合。如中医灸法预防中风。2梅尔埃病2.1中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评价  2009年1—12月份共收住院病

6、人34例。全部病人均采用西医西药、中药、针灸、综合治疗。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针刺主要采用耳针针法、子午流注针法、体针针法,灸法主要采用直接灸或温和灸四神聪以及壮医药线点灸法。治愈15例,治愈率44.2%,好转17例,好转率50%,无效2例,治愈好转率94.12 %。辨证分型:本组病人辨证分型正确为32例,有2例辨证分型不正确,准确率为94.12%。有28例服用中药汤剂,服用中药率为82.35%。2.2中医治疗难点与对策。主要难点是预防眩晕复发。中医药在其缓解期的辨证论治,求因治本的治疗较有成效

7、,主要以“缓则固其本”为原则。缓解期多偏虚,有气虚、血虚、肾虚的不同,对中气不足,清阳之气不能上荣者,予以益气健脾,升清荣脑,药用黄芪党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细辛等,或用补中益气汤;对血虚不能上荣予以益阴补血养肝,药用生地当归白芍首乌,脾胃不足者,可用四君参苓理中建中归脾实脾等,一言敝之,对证补之不足。久病易虚易瘀,无痰不作眩也是经验之谈。痰瘀之邪也不可轻视之。同进,应提高身体素质,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尤其是针对性的抗眩晕锻炼也是治疗之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