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77849
大小:11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7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藤野先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5.藤野先生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
2、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7.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8.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9.“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
3、句话中的前后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么说?10.“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了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11.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12.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抓住了“清国留学生”的“大辫子”这一外貌特征表现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种写法,描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由此折射出他(她)的内心世界。(200字左右)13.综合运用。鲁迅
4、,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英勇顽强,与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鲁迅精神,光耀中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下列关于鲁迅的两则挽联,写出它们表达的共同主题。①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②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2)鲁迅的故事让大家深受感动,假如鲁
5、迅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为他撰写一篇颁奖词。(3)有同学从网上摘录了下面的内容,请你根据其语言特点,将短文补充完整。多味的《朝花夕拾》苦:成了“名人”“正人君子”的仇敌是苦,阿长、父亲的逝世是苦,永别藤野先生是苦,跳进旧中国的“大染缸”而不得解脱更是苦。革命苦,百姓苦,苦了鲁迅,也苦出了这本在暴虐、阴暗、乌烟瘴气中趟过的《朝花夕拾》。咸:泪水的味道。朴实感人的散文催人泪下。旧事的点滴,是《朝花夕拾》可歌可泣的盐分,染咸的是回忆,溅起的是读者心灵的深思。辣: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
6、费下载!参考答案7.【答案】看电影事件促使鲁迅先生思想发生改变,决定弃医从文。8.【答案】前一个“他们”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9.【答案】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前半句符合中国的实际,但后半句是荒谬的,中国人并非因国家衰弱而低能,鲁迅的成绩就证明了这一点。作者这么说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对这种谬论的强烈的愤慨之情,为下文写自己思想的转变做有力的铺垫。10.【答案】说明拯救民族迫在眉睫。作者觉得刺耳是因为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11.【答案】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
7、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评价:这是鲁迅先生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危亡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12.【答案】那是个乞丐。看上去30来岁,眉间脸上却满布着岁月的沧桑。她身上只穿着单薄的两件衣服,在寒风中微微颤抖。又一阵风吹过,她把怀中的婴儿搂紧了些。那大概是她的孩子吧,用两张被子裹着,偎依在母亲的怀里。或许说,是母亲偎依在他身上,她紧紧地靠着孩子,搂得很紧,恨不得把自己
8、的体温分一半给孩子,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www.xkb1.comwww.xkb1.com新课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