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课后反思

《醉花阴》课后反思

ID:36974288

大小:24.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醉花阴》课后反思_第1页
《醉花阴》课后反思_第2页
《醉花阴》课后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醉花阴》课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诗词教学兼顾温度与深度磨市镇中心学校夏绍华在此之前,我特意阅读了李祖贵老师《语文的突围》相关文章,这篇文章对什么是语文和语文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做了很多探讨,作为一个从教近二十年的一线语文教师,我很赞同李老师将语文的实质归纳为:一种“两性”(工具性、人文性)互动的教育,一种精神和语言双赢的教育。这句话很准确了表述了语文课堂上文本和学生情感体验之间的关系。语文课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主要是因“文”而及“心”,人文精神的熏陶,也必须落实到“文”上,这两者应是同一个过程,既没有无“心”之文,也没有无“文”之心。没有语言训练脱离文本的语文教育,和没有学生情感体验的语文

2、训练,同样都是一种伪教育,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着意于文本语言而得益于学生情感体验和着意于情感体验而得益于文本语言的现象总是呈犬牙交错的状态,据此,我们可以将语文课堂定位为一个三角关系:教师;学生;文本。如果说文本是一处等待欣赏的胜景,那么学生就是游客而老师应该理所当然的充当导游的角色,具体到一节课而言,教师要建立起学生和文本对话的通道。诗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最具有独特个性情感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所以,在诗词教学中能否恰当处理好文与心的关系,处理好文本与情感体验的关系,教

3、师能否恰如其分的建立好文本于学生的对话通道,是关系到诗词教学能否兼顾温度与深度的关键问题。就这个问题,结合《醉花阴》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个人有以下体会。一、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文本。诗词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讲审美、体验、感悟,尤其是独特的音韵之美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咀嚼

4、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陶冶情操。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与诗词作品进行对话,进而达到学生与诗词作者进行对话的更高境界。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有人说“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当然,这个读坚决反对泛泛而读,为了读而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了课堂的需要,为了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读。从方法上来讲,教师要掌握好读的恰当时机和恰当的方法。比如在《醉花阴》的授课过程中……(部分文字略)。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日常上课过

5、程中,忽视了读的个性化体验,或者说太注重字正腔圆了,说实话很难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举例:(部分文字略)《化石吟》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其实真正来说,语文的味道,就体现在读字上。古人读书声调上讲究抑扬顿挫,姿势上讲究前仰后合,虽然不全对,但这种沉醉不知归路的吟诵事实上好过老师的千般叮咛,万般嘱咐。二、品味语言,让学生领悟文本汉语言所特有的表意特征,赋予了文字以缤纷的生命,对词句的咀嚼品味则是鉴赏文本的一把钥匙。如果没有了对词句的锤炼,没有了“

6、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着探究精神,同样是丧失了“语文味儿”的。文学作品也好,应用文字也好,词句之于文本鉴赏,就如同咀嚼橄榄,越是咀嚼得细腻,回味也就越是香甜。所以,抓住关键字词来带动起文本理解的解读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地使用着,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就可能是这篇课文的突破口,举例来说,背影一文如果授课者抓住文中四处背影,四处流泪来展开教学活动,不仅抓住了重难点,也是课堂教学条理清晰,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尤其是众多的古典诗词的鉴赏品味更需要咀嚼词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穿、拍、卷”写出了波涛的力度气势,为我们描绘了雄伟壮丽的一幕。“鸟宿池

7、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的意境,“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闹字境界全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中的独字饱含孤独;望字满含期待,以这几个字为突破口,则全词的意境,词人的形象,词中的情感一览无余。在《醉花阴》一课中,我主要抓了“愁”“凉”“瘦”三个字。愁字统领全文,但这三个字之间是有照应关系的(部分文字略)诗词教学,从很大程度上说,是语言的教学,离开对字词的品味与鉴赏,诗词教学永远只能算一节有温度度而没有深度的课。三、方法引领,让学生剖析文本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生诗词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说让

8、学生读这首诗,背这首诗,理解这首诗,而在于教会学生以某些诗词作品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