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

ID:36947767

大小:27.3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4-29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_第1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_第2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_第3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_第4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相片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2.学习用简洁的对话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由预习而提问——由提问而入文——随精读而深化”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以青年妇女为代表的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教学重难点】课文中提到的“相片”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意义,感受以青年妇女为代表的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课题辨析,背景渗透。由“相片”做引线,展示抗战时期的一

2、组图片,包括敌人封锁中的村镇、炮火轰炸后的城市、遭受屠杀的民众、抗击敌人的战士、支援抗战的民众等。学生谈观感。生:抗日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检查预习效果,了解学情。整体感知课文,交流质疑。1.初读课文,学生思考并交流:用上“我、年轻妇女、信、相片”说出本课的主要内容。生:一位年轻妇女让我给她的丈夫写一封信,信中加了一张小小的照片。2.小组交流预习中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浅层次问题。归纳出不能自学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问题,相机归纳。借助“相片”渗透时代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情感的铺垫。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测

3、评,使学生在总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根据学情对教学预设进行调控。培养边读书边师:有几个小组谈到了:崇高的心意的怎样的?这三个小组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个。1)崇高的心意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与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师:有一个组提到了良民证,它代表了什么,人民为什么如此恨它,要焚烧它?另一个组的问题和这个问题是相似的。归纳:2)良民证代表了什么?人们为什么焚烧它?   师:有一个组提到为什么要给他们寄这样一张相片?为什么以相片为题?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信封信纸用起来是如此不方便,而又非用不可?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非要用这张相片?师:

4、问题提出来了,要解决问题还要靠——生:读书解决。三、品读课文,具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本情感。1.以“这是一张_________的相片”为话题,“说话要有理有据”为发展语言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并抓住重点句段,相机进行朗读的指导。  本环节教学主要注意点:(1)要求学生给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并“有理有据”地依托文本谈出个性化的见解。(2)抓住“良民证”“验讫”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充分联系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抓住重点的语段进行朗读练习,通过资料补充、边读边想等方式,指导学生把文本“读明白”。预设点:多半

5、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裁剪成的。可是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师:请同学们先想想:这是一封什么信?为什么要用特别的信封信纸,还要加上一张特别的相片,表达特别的心意。师:哪里写出了信封信纸的特别?思考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学和合作交流达成浅层次目标;培养问题意识,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整合出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达到“以学定教”,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阅读的角度来说,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并谈出个性化的理解。从发展语言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说话有理有据”的言语表达能力。注重感悟,强化朗读,让语文课能听到读书声

6、。生:在第一段。生读。师:还有哪里?生:第二段也有。生读。师:第一段中的抗属是什么?生:抗日战士的家属。师:哪一句具体写了信封信纸?生: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纸,亲手折叠、裁剪成的。可是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师:为什么非用这个写不可?不用这种纸行不行?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生读师:为什么用这个不可啊?生:是因为她们看的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师:这个问题明白了?只有用这样的信封信纸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意。预设点:验讫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的

7、不像!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为了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师:那天,我的一个远房的嫂子来让我写信。除了这样的信纸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这张相片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3至5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师:有的同学边勾画边在重点的地方加了标记。有的同学还边勾画边做了批注。我们交流一下:生:我勾的第3自然段这。师:请你读一读。生读,师:

8、同学们,“讫”是什么意思?生:讫就是说结束终了。师:“验讫”呢?生:检验结束了师:谁检验结束了?生:敌人检验结束了师:戳记是什么意思?生:印章。师:他们是怎样检验照片的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