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工程(080503)专业培养方案-定稿.doc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专业培养方案-定稿.doc

ID:36942641

大小:8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专业培养方案-定稿.doc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专业培养方案-定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503授予工学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学术作风。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坚实和系统的材料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的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资料,并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与读写能力。3.身心健康。4.了解材料学科的发展方向,能够熟练地运用材料学的研究手段、测试技术和其他相关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前沿性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取得具有学术意义

2、或应用价值成果;具有较强的从事本学科领域高层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1.材料加工工程专业隶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工艺、组成与结构、材料性质、使用性能等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材料的性能优化、工艺优化以及材料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材料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应用基础学科,它既要探讨材料的普遍规律,又有重要的工程价值,研究范围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2.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如下:1)智能材料与结构该方向研究的特点是将具有特殊性能的智能材料复合于本体材料、或制成智能构件与

3、原有构件相结合,以形成一种具有感知和作动功能的新型智能材料结构,使结构自身具有自诊断、自控制、自适应的功能,达到提高结构安全性、可靠性的目的。主要研究自适应智能材料、结构控制和损伤监测智能材料理论、智能材料在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中的应用等2)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泛指应用于一切土木工程结构或构件,并最终形成建(构)筑物的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常规土木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陶瓷、玻璃、水泥与水泥基材料、耐火材料等无机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防水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凝土等有机材料。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组成材料及组成设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水泥基复

4、合材料的改性及高性能化、建筑功能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和建筑陶瓷材料、道路工程材料等。3)新型金属材料及工艺除传统金属材料外,众多的新金属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如金属非晶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金属功能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快凝技术、真空技术、高能束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等成为发展高新技术的关键。该方向研究包括: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面改性工艺与性能、磁性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等。4)先进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主要研究高性能和特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探索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组成、结构与宏观性能变化的规律性,注重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加工和成型工艺多样化;涉及耐高

5、温、导电高分子及其薄膜材料,航空航天领域高强轻质复合材料,导热、吸波、保温节能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高分子,光响应、pH响应和温敏性水凝胶材料,热固性自修复复合材料,可控降解高分子材料,宽温域高阻尼橡胶材料等领域。为汽车、电子、化学化工、建材、轻工、石油、通讯等行业及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国防科技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培养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合格人才。5)新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该方向面向新能源产业,适应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该培养方向包括:光伏材料科学与技术,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科学与技术,氢

6、能科学与技术,光电催化,以及其他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的科学与技术研究。要求掌握新能源材料专业知识,培养具有材料学、物理和化学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能在新能源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的、素质优良、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高级专门人才。6)焊接新技术及数字化成形焊接是材料加工和制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装备制造业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将其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进行数字化成形则是焊接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该方向主要研究高能束焊、激光-电弧复合焊、高速列车轻质合金搅拌摩擦焊、复合材料超声焊、激光近净成形与加工等高效新型连接方法,并对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接头质量控制及接头力学

7、行为、结构应力与变形控制、结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新材料与异种材料的连接性及界面行为等进行探索。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注意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要求在前一年修满所要求的学分;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4年(含休学)。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分为选修课和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