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借好还》教学设计

《好借好还》教学设计

ID:36936764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好借好还》教学设计_第1页
《好借好还》教学设计_第2页
《好借好还》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好借好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好借好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学生能模仿课文一进行自由表达,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2、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生能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的读法、用法。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的线索。2、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借过别人东西归还的经历,加深对课文学习的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们更加懂得好借好还的意义,培养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人。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课文一和课文二的主要内容。2、了解文中好借好还对你的启发。教学课时

2、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害、遍”的读法、写法及用法。2、掌握重点词语“字典、招呼、粗心、俗话说”的读法、写法及用法。3、学习句型。(1)所有想到的地方都找遍了。(2)俗话不是都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字、词的写法和用法。2、重点句型的实际应用。3、课文内容的学习。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借了他人的东西,要记得及时归还,不然的话,下次遇到困难,可就没人帮你了。今天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看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二)讲授新课。1、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1)生字“害、遍”的读法、写法

3、及用法。(2)重点词语“字典、招呼、粗心、俗话说”的读法、写法及用法。(3)句子学习。2、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解析:阿里木拿了古丽娜的字典没有跟她说,害得古丽娜到处找。最后阿里木还字典的时候古丽娜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弄丢字典。(2)你觉得文中阿里木的做法对吗?解析:阿里木没有打招呼就拿了古丽娜的字典用,害得古丽娜很着急,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但是阿里木主动向古丽娜道歉,并及时地归还了字典,说明阿里木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这种做法是正确的。(3)假如你是文中阿里木,此时你急需要用字典,你会怎么做?解析:如果我是阿里木,我会先跟

4、古丽娜说一声需要借她的字典。因为拿走人家的字典,对方会很着急。(4)联系实际生活,想想我们在向他人借东西时应该怎么做?解析:我们向他人借东西时,首先应该向他说明借的东西,其次是归还日期,在用的过程还应该保证物品不受损或破坏,最后还应及时归还。(三)布置作业:熟读对话并完成课后相关练习。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瓢泼、气喘吁吁、激动、搂住”的读法、写法和用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生字、词的写法和用法;课文内容的学习。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下雨了,此时老师只有一把伞,没带伞的同学们互相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应该把伞借给谁?(

5、二)讲授新课1、学习词语。(1)重点词语“瓢泼、气喘吁吁、激动、搂住”的读法、写法和用法。(2)重点词语的解释。2、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解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下雨天三个孩子没有带雨伞,可是老师只有一把伞,孩子们相互推让的事。(2)课文中同学们相互推让伞的理由是什么?解析:老师应该把伞借给谁,理由是:艾力:借给古丽仙,因为是女孩;古丽仙:借给艾山,因为家住得最远;艾山:借给古丽仙,自己个子大;身体壮,淋雨没关系。(3)读课文,找一找文中的老师最后是怎么做的?解析:老师最后把伞借给了艾山,因为他家住的最远,老师自己披着雨

6、衣紧紧搂住艾力和古丽仙送他们回家。(4)课文总结。解析:文中同学们为了一把雨伞相互推让的过程,正体现了同学间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老师把伞借给艾山,自己搂住其他两个孩子把他们送回了家,也说明了老师爱护学生的优秀品质。在雨中,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形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三)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