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27522
大小:276.4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1
《《高温作业防护措施》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温作业防护措施安环部2011年7月一、高温定义气温等于或高于35摄氏度称为高温,如果连续5天气温高于35摄氏度称之为持续高温。高温作业是指: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设计计算温度2摄氏度的作业,或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室外露天作业。二、高温作业含义三、高温作业分类高温作业按气象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一)高温、强热辐射作业(二)高温高湿作业(三)夏天露天作业四、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2、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
2、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四、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4、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四、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5、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6、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五、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高温作业持续时间:见下表,中间休息不得少于15
3、min。六、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一)诊断原则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中暑先兆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六、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二)诊断及分级标准轻症中暑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六、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三)
4、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六、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四)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七、职业性中暑的处理原则治疗原则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
5、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重症中暑: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八、高温作业防护措施(一)(一)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二)加强个人防护(三)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根据库区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可适当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如:实行小换班,增加工间休息次数,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温作业等。八、高温作业防护措施(二)(四)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1、从预防的角度,一是作业人员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有高温禁忌症要及时报告和反应;二是班组长和工段长对自己本班人员的健康
6、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不要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八、高温作业防护措施(三)2、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要选用盐汽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同时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可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此外,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A、B1、B2、C和钙。九、高温季节设备的管理和防护油罐的管理和防护要加强对油罐附件的检查,特别是呼吸阀的检查,保证油罐大小呼吸的正常
7、;中控要加强对罐内压力的监控,对于汽油罐如超过规定压力,必须开启喷淋降压。压力管道的管理和防护一是要做好日常巡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焊接点、法兰、阀门的检查,防止由于高温引起管道压力升高而造成的泄漏;二是要做好安全阀的维护保养,确保安全阀处于有效状态;三是要中控要做好管道压力的监控工作;四是对于装卸油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泄压,防止管道憋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