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

ID:36918248

大小:1.15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5-10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_第1页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_第2页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_第3页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_第4页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5苏轼词两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己亥岁(二首录一)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赏析】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

2、过一幅“战图”,想像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古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3、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虫宾《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

4、“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2011年高考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

5、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早春。黄莺刚能啼叫,毛毛细雨,小草刚发芽。(2)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

6、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全词上片描写早春的景色:小黄莺刚刚学会啼叫,细雨如酥,小草开始发芽。“最是一年春好处”直接抒发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草色遥看近却无”借用韩愈的诗句嵌入词中,读来却觉得天衣无缝。词的下片在上片写景的基础上抒发珍惜春光、不能虚度年华的感慨。即使“醉倒”也要趁花开时多看看,不

7、要等到春天过去了,等到年华老去再去后悔。词人由珍惜春光联想到珍惜年华,主题得到进一步拓展。1.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2.理解《念奴娇》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3.体味作者在《念奴娇》词中表现出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领悟作者在《定风波》中表现出的面对人生风雨的态度。2.解释词语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惊涛拍岸:汹涌翻腾的波涛拍打江岸。遥想:远想。雄姿英发:姿容雄伟,英气勃发。羽扇纶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樯橹:这里代指曹

8、操的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华发:花白的头发。吟啸:吟咏长啸。徐行:缓步慢慢走。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向来:从来,一向。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6.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