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900794
大小:558.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0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路结构]陶渊明对魏晋名士的超越陶渊明在公众视线外生活陶渊明殷切地惦念着田园陶渊明的选择使大家陌生陶渊明直到宋代才被关注陶渊明仰慕融入描写自然陶渊明安静的关键是心远陶渊明更高层次思考人生陶渊明思维文字依顺自然1.(4分)AE2.(6分)①用比拟手法,表现出魏晋名士以个体的生命与整个世俗相对抗,以绝对不合作的态度表演人生,以极端的方式充分展示“人”的个体需求和个性魅力。②喻指文化上的高峰,它离人们很遥远,人们没有真正认识它。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具体解释。提问方式:这句话(这段话)的作用
2、(好处或用意)是什么?提问变体: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写这一句(这一段)?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一句(这一段),产生了怎么样的艺术效果?3.文中引用陶渊明的《饮酒》和《形影神赠答诗》,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信息来源: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
3、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一种无与伦比的自然意境,可以看成陶渊明整体风范的代表。但是王安石最推崇的却是前面四句,认为“奇绝不可及”,或许就因为这几句平实的话语道出了人生哲理:在热闹的“人境”也能找到安静,关键就在于“心远”。文章结尾: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大化,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一切
4、依顺自然,因此所有的喜悦、恐惧、顾虑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顺便,把文字也洗干净了。3答案示例:(5分)《饮酒》起到承上启下(1分)的作用,承接上文陶渊明追求自然以自然为魂魄的特点(1分),同时引出能找到安静,关键在于“心远”的人生哲理(1分)。引用《形影神赠相答》为全文做总结(1分),点明陶渊明的思维起点就是“依顺自然”,所以他的田园生活才保持的那么安静。(1分)结构开头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辅垫中间承前启后引起下文结尾作结、收束全文点明或深化主旨首尾呼应照应题目内容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的……为下文
5、……作辅垫承接上文……引起下文……为全文……作结点明或深化……主旨呼应开头……照应题目……效果及作用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过渡自然衔接紧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印证或强化作者观点,直接抒发作者情感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散文阅读延伸(期末)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谈。(200字左右)(10分)评分要点:①(2分)把握句意——“这句
6、话”;②(2分)观点——你的“思考”;③(4分)能举例分析说理——本文之外的;④(2分)语言——通畅、有条理。19.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谈。评分标准理解关键词:喻体本体“文化上的高峰”指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的巨匠,或者文化巨著,或者一种真理,或者是一种科学的预言等。“云雾”指肤浅的认识、传统的审美观、宗教信仰、主流思想、固有的偏见、从众心理、盲从权威的意识等。释句:1.这两句指
7、有的文化巨子在很长时间里得不到公正评价,甚至死后还遭曲解,因为不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2.有些文化名著在问世之初,它的真正价值被世人认识不够,因为它们与当时的主流思想相悖。3.有些真理或科学的预言,因为触及宗教信仰,在发表的当时不为人们接受。……明确观点:1.这让我更加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这让我感到,我们应该对非主流文化或新思想持宽容态度;3.这种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新思想。……确定事例:1.陶渊明及作品因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审美观而被埋没了数百年,最后被苏轼发现,被人们
8、认可。2.孔子的儒学思想因为当时百家争鸣,未能崭露头角,被埋没了数百年,直到汉代才被推崇。3.哥白尼的“日心说”因不符合当时教会的宇宙观,而不被认可,直到后来他的观点才被证明是正确的。4.屈原当时由于被奸佞小人尽谗言而不被重用,投身汨罗江,直到后世,他的作品和爱国精神才被人们讴歌。5.梵高的作品,色彩的对比单纯而强烈,与当时世俗的审美观不符,被埋没了一段时间才被人们认可。6.50年代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提出的控制人口生育的建议和措施,由于不符合当时人们“多子多孙多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