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留园》PPT课件

《拙政园留园》PPT课件

ID:36899532

大小:1.73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5-10

《拙政园留园》PPT课件_第1页
《拙政园留园》PPT课件_第2页
《拙政园留园》PPT课件_第3页
《拙政园留园》PPT课件_第4页
《拙政园留园》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拙政园留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拙政园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园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换频繁,乾隆初,中部复园归太守蒋棨所有。咸丰

2、十年(1860)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相传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光绪三年(1877)西部归富商张履谦,名“补园”。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进行抢修,一代名园得到了保护,并于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中、西部部分,1960年东部整修完毕,东、西、中三部分完整开放,1961年3月4日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全院仍包括三部分:西部的补园、中部的拙政园,东部重加修建为新园。中部拙政园全园的精华所在,它的主景以大水池为中心。水面有聚有散,聚

3、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拙政园原来的园门是邸宅备弄(火巷)的巷门,经过长长的夹道进入腰门,迎面的假山犹如屏障,免得使园景一览无余。山后小池一泓,渡桥过池或循廊绕池便转入豁然开朗的主景区,这就是造园空间大小空间转换、开合对比手法运用之一。远香堂远香堂与西山上的雪香云蔚亭隔水互成对景中园的建筑:远香堂——倚玉轩——小飞虹——松风亭——小沧浪(三间水阁)——得真亭——香洲——玉兰堂——别有洞天——柳荫曲路——见山楼——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北山亭——绿漪亭——梧竹幽居——繍(绣)绮亭——海棠春坞——玲珑馆——嘉宝亭——

4、听雨轩小飞虹船舫香洲见山楼荷风四面亭梧竹幽居在园的东南角有一处园中之园“枇杷园”,用云墙和假山障隔为相对独立的一区。园内建“玲珑馆”和“春秋佳日亭”(嘉宝亭)。中部的拙政园,水体约占园面积的五分之三。水面广,故建筑物大多临水,藉水赏景,因水成景。水多则桥多桥皆平桥,取其横线条能协调于平静的水面。靠北的主景区即是以大水面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开阔的山水环境,再利用山池、树木及少量的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互相穿插、处处沟通的空间层次,因而游人所领略到的景域范围仿佛比实际的要大一些。主景区的建筑比较疏朗,意在稍事点缀、烘托山水花木的自然景观

5、。整个环境虽由人作,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尚保留着一些宋、明以来的平淡简远的遗风。靠南的若干次景区则多是建筑围合的内聚和较内聚的空间,建筑的密度比较大,提供主人生活和园居活动的需要。园中部的布局主要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既保证了后者的宛若天成的大自然情调,又解决了因园林建筑过多而带来的矛盾。中部的拙政园是典型的多景区多空间复合的大型宅院,园林空间丰富多变、大小各异。西部的“补园”亦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呈曲尺形,以散为主、聚为辅,理水的处理与中部截然不同。西园的建筑:倒影楼——浮翠阁——留听阁——三十六鸳鸯馆

6、——与谁同坐轩——宜两亭——塔影亭宜两亭三十六鸳鸯馆鸳鸯厅与谁同坐轩池东岸沿界墙构筑水上游廊东部原为“归园田居”的废止,1959年重建。根据城市居民休息、游览和文化活动的需要,开辟了大片草地,布置茶室、亭榭等建筑物。园林具有明快开朗的特色,但已非原来的面貌了。东部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天泉亭拙政园的造园艺术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

7、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

8、的风范。(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光绪年间的拙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