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PPT课件

《大气环流》PPT课件

ID:36884992

大小:2.1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5-10

《大气环流》PPT课件_第1页
《大气环流》PPT课件_第2页
《大气环流》PPT课件_第3页
《大气环流》PPT课件_第4页
《大气环流》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环流》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气运动状况甚为复杂,不仅运动形态繁多,而且运动的规模、活动的时间、演变的过程也各不相同。大尺度环流系统:水平尺度在2000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在一周左右的大规模大气运动系统;中间(或天气)尺度环流系统:水平空间尺度在2000-200公里,时间尺度在2-3天左右的系统;中尺度环流系统:水平尺度在200-2公里,时间尺度在一天左右的系统;小尺度环流系统:水平空间尺度在2公里以下,时间尺度只有几小时或更短时间的系统。第四节大气环流不同尺度环流系统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大气环流总体。大尺度的运动系统最为稳定,并可作为其他运动系统基础。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大气运动

2、状态。其水平范围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时间尺度在1—2日以上。大气环流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并孕育和制约着较小规模的气流运动。大尺度环流是各种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背景条件,是各种规模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大气环流的形成的主要因素(一)太阳辐射的作用(二)地球自转作用(三)地表性质的作用(四)地面的摩擦作用(一)太阳辐射作用在偏转力的作用下,理想的单一的经圈环流,既不能生成也难以维持单圈环流-----动力来自太阳辐射对大气的加热(二)地球自转作用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力迫使运动空气的方向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在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结果使热力环流圈中自赤

3、道高空流向极地的气流,随纬度增高,偏转程度增大,逐渐变成与纬圈相平行的西风。自极地低空流向赤道的气流偏转成东风,而不能迳直到达赤道。纬向风带的出现,阻挡着经向气流的逾越,引起某些地区空气质量的辐合和辐散,形成和维持一些地区的高压带或低压带。全球气压水平分布在热力和动力因子作用下,呈现出规则的纬向带状分布。高低气压带交互排列(图4.34)。气压带是经圈环流形成的必需条件。因而说,地球自转是全球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子。③高纬环流圈,极地环流圈,也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是三个环流圈中环流强度最弱的一个。经向环流圈都有季节性移动。在北半球,夏季时向北移,冬季时向南移。环流强度也有变化(

4、冬季增强,夏季减弱),甚至不同经度上的瞬时经圈环流也有差异。①低纬环流圈,是一个直接热力环流圈(正环流圈),哈得莱环流圈。②中纬环流圈,是间接热力环流圈(逆环流圈),费雷尔环流圈。三圈环流状态1,赤道暖空气上升,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南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到30°N附近上空偏转成了西风,使气流不能继续北流,而变成自西向东运动。2,赤道上空,西南气流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压带。3,副热带高压带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

5、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之间形成了低纬环流圈。4,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即盛行西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北半球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续5,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北风)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极地东风。6,较暖的盛行西风与寒冷的极地东风在60°N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中纬度环流圈;7

6、,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8,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中纬、高纬三个环流圈。近地面,全球共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气压带、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三)地表性质作用地球表面是一个性质不均匀的复杂的下垫面:海洋、陆地,陆地上又有高山峻岭、低地平原、广大沙漠以及极地冷源,。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陆间热力差异造成的冷热源分布、山脉的机械阻滞作用----热力和动力因素。海洋与陆地夏季,陆地为热源,海洋为相对冷源;冬

7、季相反。这种冷热源分布直接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使完整的纬向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闭合的高压和低压。冬--夏,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的气压梯度驱动着海陆间的大气流动这种随季节而转换的环流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北半球,冬季,大陆是冷源,纬向西风气流流经大陆时,气流温度逐渐降低,直到大陆东岸降到最低,气流东流入海后,因海洋是热源,气温不断升温,直到海洋东缘温度升到最高。即:大陆东岸成为温度槽,大陆西岸形成温度脊。夏季时,温度场相反,大陆东岸为温度脊,大陆西岸为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