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

《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

ID:36865539

大小:560.1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1

《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_第1页
《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_第2页
《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_第3页
《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_第4页
《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学第十五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五章井田开拓方式第七节井筒(硐)位置井筒(硐)形式、数目及配置确定后,还需要正确选择其位置,不少情况下井筒(硐)位置与形式是一起确定的。当主副井井筒(硐)形式与位置一经确定并施工后,在整个矿井服务期间极难更改。因此,合理确定井筒(硐)位置,对于井下开拓部署、地面设施布局及运输线路布置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仅能减少初期井巷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减少工业场地占地面积和煤炭损失,降低运输费用,节省投资,而且对矿井迅速达产和正常生产接替,提高矿井技术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七节井筒(硐)位置一、主、副井井筒(硐)1、沿井田走向有利的

2、位置沿井田走向的有利位置是井筒(硐)布置在井田中央,当井田两翼储量分布不均匀时,宜布置在储量分布的中央,使井田两翼储量分布比较均衡。尽可能避免井筒(硐)偏于一翼,形成单翼开采。井筒(硐)布置在井田走向中央,井田双翼开采较单翼开采有以下优点:①沿井田走向的运输工作量最小,运输费用最少。如图15-26所示②配风量比较均衡,通风线路较短,通风阻力较小。③两翼产量比较均衡,两翼开采的年限和结束的时间均较接近,有利于水平接替。一、主、副井井筒(硐)1、沿井田走向有利的位置一、主、副井井筒(硐)2、沿井田倾向有利的位置对不同开拓方式的矿井,沿井

3、田倾向有利的井筒位置分不同的情况。平硐开拓主要取决于地形条件;斜井井筒沿倾斜向的位置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层位、倾角、井口和井底位置。立井开拓时,确定井筒沿井田倾向位置的原则是:石门工程量少,压煤量少,有利于第一水平开采。如图15-27所示,沿井田倾向,井筒位于Ⅱ位置,也就是位于井田倾斜中部时,总的石门工程量和石门中的运输工作量最少,初期石门工程量也较少;而井筒位于Ⅰ位置和Ⅲ一、主、副井井筒(硐)2、沿井田倾向有利的位置位置,即位于井田上下边界时,总的石门工程量最多,Ⅰ位置初期石门工程量最小,Ⅲ位置初期石门工程量最多。只考虑石门工程量井筒

4、位于Ⅱ位置是有利的。一、主、副井井筒(硐)2、沿井田倾向有利的位置如图15-28,从保护井筒及工业场地的煤柱损失来看,井筒位于Ⅰ位置的工业场地煤柱尺寸最小,Ⅲ位置煤柱尺寸最大,而位于Ⅱ位置较小。一、主、副井井筒(硐)3、井筒穿过地层的合理位置为便于井筒开凿施工,减少掘进困难及费用,应使井筒通过的表土和岩层具有较好的水文、围岩和地质条件。为便于井筒的掘进和维护,井筒应避开受地质破坏比较剧烈的地带及可能受采动影响的地段。井筒位置还应使井底车场附近有较好的围岩条件,有利于井底大断面硐室的掘进和维护。为减少保护井筒煤柱损失,也可将井筒设在井

5、田内的薄煤带、无煤带或煤质较差的地段。一、主、副井井筒(硐)4、地面工业场地的合理位置为合理布置工业场地,应充分利用荒山、坡地、劣地,尽可能不占良田、少占农田,不妨碍农田水利建设,尽量避免拆迁村庄及改道河流,也不要占用重要文化古迹和园林,还应注意符合下列要求:①要有足够的场地,便于布置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及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矿井条件及需要,还要考虑是否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②要有较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尽可能避开滑坡、崩岩、溶洞、流沙、采空区等不良地段。一、主、副井井筒(硐)4、地面工业场地的合理位置③要便于供电、供水及与外部的

6、运输联系,附近有便于建设居住区、排矸场的地点。④要避免井筒和工业场地遭受水患,井筒位置应高于当地最高洪水位,并且其位置经附近工农业基本建设、改变地形地貌和泄水条件后,仍不能受洪水威胁。在平原地区还应考虑工业场地内雨水、污水排出是否便利。在森林地区,工业场地与森林之间应有足够的防火距离。⑤要充分利用地形,使工业场地布置及地面运输合理,并使平整场地的工程量较少。一、主、副井井筒(硐)5、井筒及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各矿井条件千差万别,能提出的可行、合理方案各不相同,都应作为个案处理,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范的方法。具体矿井井筒位置的确定,往往是

7、结合开拓方式的选择,提出若干个方案,由方案比较法确定。二、风井布置与位置1、中央并列式通风进、回风井均布置在井田中央的同一个工业场地内,如图15-29。优点:工业场地布置集中,管理方便,保护井筒的煤柱损失较少,构成通风系统的时间短;缺点:通风线路长,通风阻力大,井下漏风多;适用:井田范围和井型不大、瓦斯涌出量和自然发火不严重的矿井。二、风井布置与位置1、中央并列式通风二、风井布置与位置2、中央分列式通风进风井布置在井田中央,回风井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的走向中部,也称中央边界式通风,如图15-30所示。优点:通风阻力较小,井下漏风少。缺

8、点:要维护较长的回风巷道,要为回风井建设必要工业设施,留设煤柱。适用:井田走向较大、煤层赋存不深、倾角不大的矿井二、风井布置与位置2、中央分列式通风二、风井布置与位置3、对角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设在井田上部边界的两翼,成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