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61709
大小:4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6
《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观念的演进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首届中国科技政策.’j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观念的演进及启示木周燕,梁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52)摘要:传统观点认为,政府是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给主体。但随着西方经济理论的创新,社会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多的私人力量及民间组织参与其中,公共物品供给逐渐由单一主体垄断供给向政府与公民、私营部门及第三部门多元主体互动供给模式演进。西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观对我国完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也具有-.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政府失灵民营化多元供给1。、引言Samuelson(1954)认为
2、,由于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veness)和非竞争性(Non—competitiveness)n1,市场机制在此领域几乎完全失灵,而由政府供给则会达到资源配置上的“帕雷托最优”。然而,由于政府的自利性,其高度垄断的供给行为会破坏稀缺资源趋于最优配置的过程,反而造成交易成本的增多,产生“政府失灵”(Governmentfailure)现象。在一批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论证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可行性之后,人{
3、’J随即将公共物品供给寄希望于私人力量及民间组织。但实践中出现的
4、“契约失灵”、“志愿失灵”等现象,迫使学者们不断地变换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努力探求政府、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及公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中合理的角色定位,以达到最佳的互动效果。1、双主体参与供给论1.1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的新公共管理模式Coase(1974)通过对英国灯塔制度的脉络分析,指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能引致“排他成本’’降低的情况下,纯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不仅可行而且更有效率训。Demsetz提出可采用联合提供㈨(JointSupply)使得公共物品能通过有助丁.私人物品价值实现的形式使白己的生产
5、得以进行。Buchanan(1965)界定出一类不能同时满足公共物品两人特性的物品为“准公共物品”H1,义称俱乐部产品,后来他J}J“俱乐部产权制度”‘资金项目:固家自然科学基金(70371023),国家教育部博I:点基金(20030358052)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对具有相同个人偏好的俱乐部会员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当俱乐部产品不能满足会员的情况下,会员可自动离开,从而既能消除人们“搭便车”动机,同时也能规避“哈丁公共事物悲剧”。这些理论为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Dru
6、cker(1969)提出民营化(Privatization)一词之后,英国在70年代开始推动政府业务委托经营的政策。80年代初,以市政服务合同外包为主要形式的民营化改革在美国普遍实施。80年代以后,公共物品领域的民营化改革渐成新公共管理模式(NewPublicManagement)并在世界各地蔓延。新公共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政治领域,Savas认为,民营化意味着政府减少干预,增加私有机制(Privateinstitution)之功能以满足公众之需求,因此民营化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Savas(
7、1992)还总结出政府促成私营部门进入公共物品领域的三种途径瞄1,即委托(Delegation)、撤资(Divestment)及替代(Displacement)。此外,新公共管理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公私部门合作PPP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是在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契约约束机制”督促私营部门按政府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公共物品生产,政府依据私营部门的供给质量分期支付服务费。私营部门根据政府的扶持力度及公共项目的预期收益进行融资,政府则依托私营部门的创业精
8、神、民间资本、运营能力来提高供给效率。这一以实现“双赢”为目标的公私合作有别于民营化,它跳出了公共物品产权关系的羁绊,建构供给全程中公私部门的双负责机制及合理的风险分担结构。它实行“分阶段付费”制度,使得作为博弈一方的政府始终处于交易的强势地位,能有效抑制私营部门无限膨胀的营利欲。新公共管理模式在政府权力下放、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等方面实现了开拓性的突破,它通过灵活的产权制度激发私营部门的参与热情,极大地节约供给成本,美国学者JohnHike在深入研究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100多项
9、公共物品市场化供给改革后指出,各国在此项改革中节约的成本从20%到50%不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风险转移。然而,由于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利己主义”动机,两者之间的“交易点”极易成为滋生腐败及不道德行为的土壤,契约履行中的“信息不对称”也易产生私营部门坑害公众利益的“契约火灵”(Contractfailure)现象。这一系列难题仅靠政府一市场二元机制无法克服,冈此第三种机制的介入尤为必要。1.2政府与第三部门功能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