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和IEC60870-5-103标准的比较

IEC61850和IEC60870-5-103标准的比较

ID:36850070

大小:417.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IEC61850和IEC60870-5-103标准的比较_第1页
IEC61850和IEC60870-5-103标准的比较_第2页
IEC61850和IEC60870-5-103标准的比较_第3页
资源描述:

《IEC61850和IEC60870-5-103标准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6年第9期东北电力技术47IEC61850和IEC60870—5—103标准的比较ComparisonbetweenIEC61850andIEC60870·-5·-103樊陈。陈小川(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IEC61850是最新变电站自动化标准,IEC60870—5—103是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对IEC61850标准和IEC60870—5—103规约进行了介绍,并在通信结构模型、信息模型、报文类型和传输规则方面进行了比较。关键词:IEC61850;IEC60870—5—103;MM

2、S[中图分类号]TM7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913(2006)09—0047—0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规约是实现变电站系元)为从站(子站)。配套标准描述了两种信息交统可靠、快速通信的重要保证。随着计算机技术、换方法:一种方法是基于严格规定的应用服务数据电力电子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单元(ASDUs)和“标准化”提出报文的传输应用网结构日趋复杂,电网容量不断扩大,实时信息传过程、方法;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通用分类服务可以送量快速增加,人们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提传输几乎所有可能信息的方法。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变电站采用了不同厂该协议的特

3、点是详细地描述了遥测、遥信、遥家的保护和测控设备,使得这些设备之间不能正常脉、遥控、保护事件信息、保护定值、录波等数据通信,严重影响了变电站通信的实时性要求,为此传输格式和传输规则,可以满足变电站传输保护和IECTC一57技术委员会在ⅢC60870—5系列标准的监控的信息。基础上。制定出了IEC60870—5—103规约(以下1.2IEC61850标准【4,5J简称103规约)使得不同继电保护和测控设备达到IEC61850国际标准协议是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互换。尽管如此。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统的第一个完整的通信标准体系。与传统的通信协展,现有的IEC60870—5系列标

4、准也暴露出越来越议体系相比,在技术上有以下突出特点:多的问题,加上其开放性不能满足当今变电站自动a.使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化技术的要求。IECTC一57技术委员会又制定出b.使用布、分层体系;了更具有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的新一代变电站通信网c.使用抽通信服务接口(ACSI)、特殊通络和系统协议——Ⅲc61850标准。信服务映射SCSM技术;103规约目前被广泛采用,而新一代变电站通d.使用MMS技术;信协议IEC61850标准也具有其独自的优越性,本e.具有互操作性;文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以进一步体现出IEC61850f.具有面向未来、开放的体系结构。标准更加完善的功能和极其明显

5、的优势。以进一步IEC61850按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要完成的监促进该标准的广泛应用。视、控制和继电保护三大功能,提出了信息分层的概念,从逻辑上、物理概念上,将变电站的通信体1103规约和IEC61850标准简介系分为三层: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并且定1.1103规约[2、3]义了层与层之间的通信接口。103规约属于问答式(POLLING)。是IECTC一IEC61850具有分层的智能电子设备和变电站自57技术委员会在IEC60870—5系列标准的基础上,动化系统,满足实时信息传输要求的服务模型,采根据各种应用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制定的配套标准。用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特定通信服

6、务映射,以适应其目的是为了在变电站或厂站中,不同继电保护设网络发展。采用对象建模技术,面向设备建模和自备和控制系统之间达到互换。规约采用非平衡传我描述。以适应功能扩展,满足应用开放互操作要输,控制系统组成主站,继电保护设备(或间隔单求,采用配置语言。在信息源定义数据和数据属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48东北电力技术2OO6年第9期性,传输采样测量值。表1RFC模型结构框架模型层规范2103规约与IEC61850标准比较应用层MMS2.1通信结构模型ACSE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联表示层面向连接的表示层(OSI)七层参考模型相比,103规约

7、是一种简化的抽象语法描述通信协议,基于三层参考模型的“增强性能结构”会话层面向连接的会话层EPA(EnhancedPerformanceArchitecture),如图1所传输层TCP之上的ISO传输层,示[引。(RFC1006)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传输控制协议(RFC'/93)网络层NTERNE3"协议(RF℃791)链路层(DataLinkLayer)网络地址转换协议物理层(PhysicalLayer)数据链路层IEEE802。3图1EPA网路模型不意图物理层基本的光纤连接器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