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

ID:36844819

大小:32.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6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_第1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_第2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_第3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_第4页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第四版西方经济学答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形状。第三章、生产和成本论一、名词解释1、边际产量: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如果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L)作为可变投入,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PL=TP/L=y/ΔL。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要素的边际产量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递减的。2、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相同产量的所有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用生产函数表示,表示为y(产量)=f(L,K)。特征:①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一

2、个产量,且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②任意两条不相交;③向右下方倾斜;④凸向原点(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不断地把等量的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某一特定值,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是递减的,即边际产量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数值之后是递减的。4、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能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如果单

3、一要素投入服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那么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而同时劳动替代资本使得资本数量减少,从而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增。这就是说,边际技术替代率服从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就在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服从递减规律。5、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图形中,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表现为这两条曲线的切点。该最优组合表明: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或者说,每单位成本用于

4、任何要素的购买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6、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用来说明厂商产量变动,也就是规模变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厂商而言,如果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量小于一倍,那么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如果产量增加一倍,而厂商的生产成本的增加量大于一倍,那么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7、规模收益递增、不变和递减:规模收益分析涉及厂商投入结构不发生变动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的变动与相应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有三种情况:①如果生产要

5、素增加一倍,产量增加大于一倍,那么生产过程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②如果产量增加也恰好是一倍,那么生产就是规模收益不变;③如果产量少于一倍,则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8、等成本方程:在要素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厂商花费同样成本可以使用的所有不同的投入要素的组合。用rL和rK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价格,C表示成本,等成本方程为:C=rLL+rKK。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和所花--费的成本总量变动都会使得等成本方程旋转或者移动,这类似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9、平均成本:平均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和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固

6、定成本等于固定总成本除以产量。平均可变成本等于可变总成本除以产量。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平均固定成本必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时,平均可变成本也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其变动的趋势要根据不同厂商生产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说来,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变动成本一开始可能下降,但产量增加到某一限度后,平均变动成本将会逐渐上升。这一变动趋势正好同连续投入可变要素引起的平均收益的变动趋势相反。当按单位要素计算的平均收益一开始随可变要素的增加而递增时,按单位产品计算的平均可变成本就呈下降趋势;当平均收益达最高点

7、转而递减时,平均可变成本就呈上升趋势10、边际成本: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量。用公式表示为MC=TC/y=VC/Δy。在短期内,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U形。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1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它是基于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在生产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总成本曲线呈U形。从图形关系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是所有--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这是因为对应于每一产量,厂商在长期内把生产要素调整到最优组合点,从而在这一产量下实现的平均成本为最小。二、简述题*

8、**1、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其间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各有什么特点?(2006论述)根据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把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区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投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