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

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

ID:36840518

大小:6.15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5-10

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地球的运动》课件(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具体分析1、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2、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1恒星年3、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表1.2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每日向东推进约1°。线速度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平均约30㎞/S黄赤交角概念: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由于地球自转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所以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即黄赤交角也是不变的(一定时期内)。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23°26′。(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

2、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2.昼夜长短的变化看图1-20分析问题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冬至日夏至日二分日图太阳直射哪个纬度?哪个纬度昼长最长?昼长的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冬至日南回归线23026,南极圈以上昼长由北极向南极增加南回归线

3、向两极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23026,北极圈以上昼长由南极向北极增加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二分日赤道都一样都一样赤道向两极递减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昼弧长则昼长,夜弧长则夜长。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概括: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出现极昼(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有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

4、极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达最大值达最大值达最小值达最小值每年太阳直射两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平面平面交角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黄道黄赤太阳直射点季节纬度季节纬度小结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四季的划分1、天文四季: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2、气象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五带的划分1、划分方法: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2、作用:五带

5、的划分反映了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23026`N23026`S66034`N66034`S北回归线北极圈北回归线北极圈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区分恒星日和太阳日,掌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2、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些;3、能准确地判别晨昏线并明确晨昏线的地理意义;4、能准确地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区分时区和区时的计算;5、掌握日界线的判别和地理意义。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自转的中心是什么?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南极(二)地球的自转周期1.太

6、阳日:连续两次看到太阳的时间间隔2.恒星日:连续两次看到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区别转过度数所需时间应用价值太阳日24小时恒星日3600太阳日-恒星日=3分56秒360059′23时56分4秒日常生活真正周期科学研究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北极俯视--逆时针南极俯视--顺时针(一)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思考:某中学的一个天文小组观测天狼星,在2007年7月3日晚上9点,通过天文望远镜的镜筒恰好看见了天狼星。请问,明天晚上再次在天文望远镜镜筒看到天狼星的时间是几点钟?一周后,再次在天文望远镜镜筒内看到天狼星的时间是几点?解析:天狼星是一颗

7、恒星。两次看到天狼星的时间间隔是23时56分4秒。每天提前:24时-23时56分4秒=3分56秒;一周后共提前:3分56秒×7天=27分32秒。答案:7月4日20点56分4秒。7月10日20点32分28秒。(三)地球的自转速度地表线速度大小(海拔为0)V=1670·cosφ千米/小时(Φ表示当地地理纬度)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角速度:相同。均为15°/小时(除南北极点外)纬度00300450600900线速度(千米/小时)角速度(度/小时)1670144711818370151

8、515150结论:线速度的大小与纬度成比,与海拔高度成比。反正v是线速度,R是赤道半径,h是海拔高度,φ为地理纬度,T是自转周期。不同海拔、不同纬度的线速度计算公式:15015015030060000837千米/小时1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