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39570
大小:3.04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5-16
《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底栖生产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底栖生产力研究摘要潮间带处在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其生态环境复杂多变。初级生产力代表着初级生产者生产有机物质的能力,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深远影响。黄河三角洲潮间带生产力的研究结果,为渤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增殖和合理利用提供重要资料,和潮间带科学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于2007年9月、2008年4月币n2008年7月调查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海水温度、盐度、光照、营养盐和叶绿素a,沉积物粒度和叶绿素a,以及底栖动物,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对潮间带进行定点监测,研究潮间带区域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果和结论如
2、下:1.潮间带环境因子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年平均水温为17.3℃,变化范围为4.6℃(2007.12)~33.7℃(2007.8);日平均光照的变化范围为387—851pEm’2see"1(平均值636ItEm之sec‘1),海水盐度平均值为27.0(24.0~29.8)。水体温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盐度冬季最高,秋季9月最低。黄河三角洲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粉砂,由近岸向海洋沉积物粒径变粗。表层沉积物的平均中值粒径2007年9月、2008年4月、2008年7月变化范围分别为0.030-0.081mm(O.045+0.014mm);0.025-0.067mm(O.043+
3、0.013mm);O.030mm~0.069mm(0.047+0.013mm)。沉积物中值粒径2007年与2008年显著不同,2007年中值粒径年平均值为0.037ram(0.035~0.039mm),而2008年平均值为0.051ram(除2008。5)。沉积物粒度中值粒径随深度变化不显著,各层沉积物类型以粉砂为主。2.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上覆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为1.582"--'6.275mg/m3(平均值为3.759mg/m3),以2007.7最高,2008.4月最低。沉积物叶绿素a的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1cm为5.255p∥g,底
4、层为0.157pg/g;结果表明,89.5%的叶绿素以分布在上层10ClIl内,其中沉积物表层1cm内样品的叶绿素a含量分别占上层10cm和整个柱状样总含量的35.3%和31.6%。黄河三角洲潮间带近岸区域底栖叶绿素a含量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的趋势;秋季和夏季叶绿素a含量由潮上线到潮下线呈现下降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4.749~0.426扯∥g(平均值为1.591gg/g),和5.195加.307.g/g(平均值为1.832Pg/g);春季叶绿素a浓度由潮上线到潮下线呈现上升趋势,变化范围为0.623-8.734p.g/g(平均值为2.542P-g/g)。沉积物表层0~0.
5、5cm和0.5~1cm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98~6.794p∥g和0.630—3.342Pg/g。表层0~O.5Gm的叶绿素a浓度高于0.5-1crn沉积物中叶绿素a浓度,平均为2倍。3.叶绿素a分布的影响因素黄河三角洲潮间带4月上覆海水DIN:P为361.4,7月DIN:P为42.4,9月DIN:P为249.5,由此推测,磷为黄河三角洲潮间带的首要限制元素。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上覆海水中叶绿素a的分布受到水体中磷酸盐、悬浮物、温度及盐度的影响;且与水体中磷酸盐、悬浮物的含量成负比关系,而与水体中温度、盐度成正比关系。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底栖叶绿素a分布的影
6、响因子为粒度及稳定性,即松软、平整、稳定的沉积物表面有利于底栖微型藻类的生长和繁衍。4.潮间带生产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共鉴定出15种,其中软体动物为优势物种。生物量:夏季>春季>秋季。各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自潮上线逐渐增加,潮间带中部生物量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蛤蜊多分布在潮间带中下部。黄河三角洲潮间带浮游藻初级生产力的范围为O.2"-'29.6mgC·m-2.d一,平均值为5.7mgC·m-2.d~。底栖初级生产力平均为79.507mg/m2/h,是水体年平均初级生产力的6973.7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丰度为200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63.21eC
7、m2,年次级生产力为35.35g/m2/a。四角蛤蜊的年次级生产力为24.64g/m2/a。5.四角蛤蜊食物来源以LB站位为例,表层1cm叶绿素a含量为72.047mg/rn2,是海水中(3.759meCm2)1拘22.7倍;以藻度密度计算,上覆海水中的初级生产者以底栖藻居多,其丰度约占68.3%。由此说明,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含有极高的底栖藻分布,这可能为大型底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四角蛤蜊肌肉组织的d13C值变化范围为.18.73x10‘3~.21.02x10一,平均值为一19.82×10一。2008年7月潮间带底栖藻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