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838540
大小:8.43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5-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和理论成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绵阳师范学院思政部1本章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2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3
2、讨论题:1920年11月,毛泽东在给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的信中强调,要改造中国,固然需要有大批刻苦励志“人”,尤其要有一种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既然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是“旗子”,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要对这面“旗子”进行改造呢?为什么要将其中国化呢?4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何以需要?(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
3、的内容。”5(2)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邓小平说:“无论是革命或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62、何以可能?(1)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推动;(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3、正式提出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毛泽东也代表中共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中国化。7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依照历史的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两重镜像:
4、1、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8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实现
5、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9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10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2、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3、极大
6、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11第二节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的相互关系,即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基础;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概括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积极的原则和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阐明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毛泽东个人作用与党的集体作用的相互关系。12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战争和革命欧风美
7、雨的破灭走俄国人的道路13(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年代1894191319191923—1927产业工人数(万人)9.8117.620026114(3)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5(4)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16(5)主观条件:毛泽东个人的优秀天赋、丰富阅历与卓越的胆识。对于马列主义的非凡领悟能力;深入实际的理论思考和总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通和继承。172、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1)萌芽时期: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1921—1927年);《中国社会
8、各阶级的分析》(1925)(2)形成时期:土地革命的前期和中期(1927—1935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18(3)成熟时期:土地革命后期到整个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年);《新民主主义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等(4)发展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