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

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

ID:36829054

大小:3.4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10

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_第1页
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_第2页
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_第3页
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_第4页
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一)概述我国是世界5大产油国之一,油气田在全国均有分布。目前在我国石油产量已达到年产2亿多吨,进口已达1亿多吨。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要求十分迫切。曾培炎:“油、粮、水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能源形势比较严峻,油价上涨,已涉及国家战略安全(进口不畅,中俄安大线),油气资源勘查被迫向西转移。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2.油气地质基础①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生、储、盖、运、聚、保②油气普查程序含油气盆地——油气区带——局部构造③方法:地面地质——地震(MT等)勘探——钻探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3.油气资源遥感油气勘探成本不断提高,需要新的

2、油气勘查技术。油气资源遥感因能较好的反映地表和地下信息,从而有利于解决油气构造特别是隐伏构造,并直接显示烃类微渗漏信息,加之费用低,有一定的成功率,在油气普查阶段,多数都离不开遥感技术的应用。应用前提:有区域生油条件。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4.油气遥感应用主要种类和主要目标工作阶段规模、比例尺研究对象遥感分析主要目标普查1∶20万~1∶100万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区带含油气盆地区域填图、构造活动性,深部构造信息详查1∶1万~1∶20万含油气小区、局部构造、关键地段揭示构造圈闭、隐伏构造、新构造活动带、烃类微渗漏检测、提出远景目标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二)含油气

3、盆地遥感分析内容1.区域石油地质填图(含油气盆地范围,>数千平方公里)①选择地层剖面②通过实测地层剖面,建立纵向生储盖组合③遥感石油地质填图(1∶10万~1∶20万)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2.油气地质构造遥感信息提取遥感技术间接找油是通过对含油气构造的识别提取来实现的,它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了解总体地质背景——有无含油气潜力(生、储、盖组合),通过解译寻找有利构造部位。②从已知到未知,解剖已知油气田地质与遥感影像之间的耦合关系,找出规律,建立预测模型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解译目标:线性构造、环形影像、背斜褶皱1)线性构造(或断裂)①线性构造(带)的识别、地质意

4、义(地表、深部破裂轨迹)②石油地质意义:a.控制油气运移;b.形成断层圈闭c.线性构造交汇带,往往储油气(如东营油田)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2)环形影像:①地质成因:隆起、坳陷、环形断裂、穹窿、岩浆活动……②环形影像地质意义平原区:浅色→地下正向构造(隆起、凸起、潜山、岩体、前三者是主要识别目标)深色→地下向负构造(凹陷)山区:褶皱、穹窿、岩体、火山口、等……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3)褶皱构造①根据标志层,标示背斜圈闭,揭示深层构造样式②对大规模线状背斜(如川东),延伸上百公里,识别其中的高点,则是油气有利部位。4)隐伏构造(平原、山区)隐伏隆起:色调、水系、

5、圈闭、微地貌异常。隐伏断裂:色调、水调等异常。5)油气综合分析、预测以遥感分析为基础,结合石油地质背景及物化探、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线环构造简易图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三)烃类微渗漏信息提取石油化探人员早在30年代就发现烃类微渗透现象。埋藏于地下深部的油气藏中的烃类物质(甲烷、轻烷、重烃、不饱和烃),通过渗透水动力、扩散等各种方式,以上覆地层中节理、裂隙断裂、孔隙等为通道运移至地表(300m/14d),甚至扩散到近地表大气中。这些微渗漏烃类或以烃类物质造成土壤、大气中烃组分异常,作用于上覆岩层、土壤等,引起蚀变,造成红层退色、磁异常、粘土矿化、碳酸盐化、植

6、物异常、放射性等异常,这种异常称之为烃类微渗漏晕(简称烃晕)油气上部地表波谱异常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已经发现的烃晕有9种,即土壤吸附烃晕、霾状晕、热异常晕、红层褪色晕、低价铁富集晕、粘土化晕、碳酸盐化晕、地植物异常晕和放射性晕。这些烃晕与地下油气藏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现代遥感技术使我们能从波谱特性角度,通过检测烃组分异常和蚀变现象来探测油气藏。中科院兰州地质所刘子资等人研究指出,上述9种晕可作为识别烃类微渗漏标志,并指出:在2.3m之后,烃类反射光谱明显上升,可作为烃类特征谱段。Fe2+、Fe3+波谱曲线对比1.黄铁矿2.褐铁矿3.含褐铁矿砂体遥感在油气资源

7、中的应用1.烃类微渗漏晕及其波谱特性①土壤吸附烃晕土壤颗粒吸附渗漏至地表的烃类物质,以液态、固态(沥青、石腊)、气态方式存在于土壤颗粒当中,形成土壤吸附烃晕,在2.27~2.46m范围,利用红外细分进行探测。②霾状晕图像上呈浅色云雾状、园形椭园形、几十至上万km2,中心浅色向四周逐渐变暗的色调异常区,已知油气田80%都存在霾状晕。成因推测:a.烃类中SO2+水汽形成酸雾达到一定浓度形成雾状,b.土壤吸附烃所致,如南阳油田土壤含烃与浅色对应遥感在油气资源中的应用③热异常晕据美国H.J.Meyer报告,22个油气田15个存在正热异常,温度可增加1~3℃。原因:a

8、.烃类产生氧化热。b.烃类渗漏使导热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