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ppt教案

小马过河ppt教案

ID:36824227

大小:46.0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6

小马过河ppt教案_第1页
小马过河ppt教案_第2页
小马过河ppt教案_第3页
小马过河ppt教案_第4页
小马过河ppt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马过河ppt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小马过河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二年级授课时数1设计者所属学校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小马过河》是篇童话,为儿童所喜爱。这篇童话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通俗。在课文里头,老马,小马,老牛,松鼠,跟人一样都会说话、会做事。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故事里人物较多,对白朴实。鉴于此,我在教学中使用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体验通过一系列问答,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小马最终过河是因为自己实践了,从而可以明白的道理和重要性。依据标准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

2、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结构、含义、用法的整体把握能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

3、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技术标准: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2识记汉字“棚、驮、磨、坊、甩、深、浅”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

4、顺规则用硬笔写出生字,辨认间架结构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成语。识记成语“寸步不离”,词语“犹豫”等等,举例造句4学习句式“既……也……”5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指出阅读时应注意的语气,分角色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评价小马的行为,对比小松鼠和老牛的不同观点总结自己的观点。过程和方法:先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学会汉字的书写,了解文章大意和情感再通过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表演《小马过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语文的兴趣。最后

5、讨论为什么小松鼠和老牛说的话完全相反,是不是他们说谎了?小马能够过河靠的是什么?你喜欢小马吗?小马身上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学习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配合性较强。表现欲强初始能力:已能够在拼音的帮助下读文章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故事情节发展。信息素养:能够简单的复述文章大意。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理解齐读文章,熟读

6、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2记忆识记汉字的书写规则以及记住汉字的形,意和用法3记忆识记词语成语的词义及使用情境,能够造句。4综合应用综合实际,造句。5综合应用总结动物们的态度和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6简单应用阐述自己的想法,乐于讨论,发表见解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教会生词,成语2指导学生从小马身上学到什么1,齐读生字词,纠正读音并领读,最后开火车巩固复习2,讲解字形字义,请学生造句3,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怎样有感情的朗读文章集体讨论课文中各人物的感情思想,分角色朗读

7、课文教学环境选择和学生课前准备教学环境:老师准备小动物的面具学生课前准备:按“旁白”“小马”“老牛”“松鼠”“小马妈妈”的角色分组并安排角色。预习并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能进行分角色按文章的大体发展进行对话。思考问题:你喜不喜欢小马?为什么小松鼠和老牛说的话完全不同?他们说谎了吗?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理解图片小动物的图片BC图片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2分钟自制2识记文本(卡片)字及其拼音DG3分钟教师教材3识记文本(

8、PPT)词语D/JG2分钟自制4识记文本(PPT)句式“既……也……”D/JG造句能够考察综合应用能力5分钟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