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

ID:36799399

大小:15.27 MB

页数:137页

时间:2019-05-10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_第1页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_第2页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_第3页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_第4页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河流及其地质作用§1.河流概述§2.河流的侵蚀作用§3.河流的搬运作用§4.河流的沉积作用§5.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1.河流概述河流是陆地上有固定流向的水流或是降水或地下涌出的水重力作用下经常性或周期性沿流水本身侵蚀而成的槽状洼地流动的水体§1.河流概述河流是陆地上最活跃、最强烈的外动力地质作用。落基山脉中间的河流蛛网似的河流,从库车大峡谷流过河流的构成河水河谷河谷:由谷底、谷坡、河床构成谷底-河流底部平坦的部分河床—谷底常为河水占据的部分.谷坡-高出谷底的两侧的斜坡部分河流地貌§1.河流概述河流

2、的形成由片流、洪流发展而来。片流—沿山坡均匀流动的网状细流,片流的侵蚀作用使山坡松散层产生破坏。洪流:面状流水汇聚成的暂时性线状流水.片流地貌片状侵蚀流水作用流水的线状侵蚀河流流水的种类:层流紊流环流(单向,双向)层流紊流河水的运动形式:环流:水质点作螺旋状运动,运动迹线在横剖面上投影为环行。涡流:水质点绕轴旋转运动,轴与河底近于垂直。环流E=1/2×QV2Q—流量V—流速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过水面积的水量取决于流域面积,降水量。流速单位时间水流过的距离。取决于河床坡度,横剖面形状和大小,负荷类型;河流的动能S

3、treamflowwithinachannelismostrapidnearthecenter.河流地质作用河流地质作用河流对地表的改造过程河流地质作用的类型侵蚀搬运沉积河流地质作用的特点以机械作用为主化学作用较弱河流地质作用的机制河流动能决定了河流机械作用的强度§2.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以自身动能和所搬运的物质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河流侵蚀作用的分类:下蚀侧蚀§2.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机制溶蚀作用河水溶解矿物和岩石,破坏河床。水力作用河水及携带物的机械冲击力破坏河床。磨蚀作用流水以其携

4、带的砂、砾对河床岩石的磨损,同时流水中的砾、砾本身被磨损河水及携带物对河床的机械作用河水及携带物对河床的机械作用§2.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侵蚀作用的分类:下蚀侧蚀§2.河流的侵蚀作用下蚀(底蚀)流水对河底岩石侵蚀并使河床下切。下蚀的原因流水向下的运动分量冲刷河底流水携带的固体物对河底的磨蚀双向环流作用:河水涌入峡谷,河床峡谷中双向环流流水使峡谷加深§2.河流的侵蚀作用下蚀结果溯源侵蚀涡流作用形成的凹坑侵蚀基准面下移下蚀作用结果溯源侵蚀---由于下蚀作用使河流向源头方向伸长(加长)我国黄河壶口瀑布5cm/年(退)北美

5、尼亚加拉瀑布0.3m/年a2a1a3瀑布后退----溯源侵蚀的一种形式下蚀最强烈的是瀑布地区美国和加拿大边界的尼亚加拉瀑布(世界第一)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群中的黄果树瀑布为最大一级落差58M,宽约20M.黄河壶口涡流作用形成的凹坑涡流作用形成的凹坑涡流作用形成的凹坑涡流作用形成凹坑§2.河流的侵蚀作用侵蚀基准面——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当河流下蚀到其补给水体水面时,下蚀作用停止,则补给河流的水体的水面就是河流的侵蚀基准面。§2.河流的侵蚀作用侵蚀基准面——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海平面沿河流纵剖

6、面可分出多个区域侵蚀基准面总基准面地方基准面?Baselevel河流基准面的意义:控制河流发育基准面上升,水流的挟沙能力降低,发生淤积;基准面下降,水流侵蚀作用加强,由下游开始向上游发生溯源侵蚀。河流局部侵蚀基准面(湖水面)侵蚀基准面(海平面)美国犹他州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深切曲流§2.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平衡剖面河流不发生侵蚀,也不发生沉积作用时剖面为河流平衡剖面达到平衡剖面的河流,其冲积力与河床的阻力相等,河流既不发生侵蚀,也不沉积。平衡即使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达到也只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河流平衡剖面与侵蚀基准面

7、§2.河流的侵蚀作用侧蚀侧蚀作用产生原因:水流惯性力流水冲击力离心力合力科利奥里力横向力河流侧蚀作用示意图§2.河流的侵蚀作用侧蚀河道弯曲,曲率增大侧蚀作用结果河床侧移(曲流)河谷加宽,成碟形侧蚀作用离心力、克利奥里力与侧蚀作用的关系(北半球)A.弯道右弯,水流冲击合力小侵蚀力小.G—水流惯性力P---弯道离心力F---克利奥里力V---水流流向B.弯道左弯,水流冲击合力大,侵蚀力大GGP水流经弯道时,凹岸水面升高,凸岸水面下降,形成水面横比降.水质点在横比降作用下,产生横向力F;同时水质点受到离心力P的作用,P

8、与F的合力Q决定水质点的最终运动方向.水体上层,P离心力>F横向力,Q合力向右;距河底水深1/3的O点处,Q合力=O水体下层,P离心力<F横向力,Q合力向左.注:水面横比降=△h/河面宽度FPQ环流△hO凸岸沉积凹岸侵蚀凸岸凸岸凹岸凹岸凹岸凸岸的判断:发生堆积的岸为凸岸侧蚀的结果:河床弯道处曲率增大都江堰二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利用河流的曲流原理,修建了都江堰第一个曲流处,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