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ID:36781401

大小:277.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5

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1页
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2页
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3页
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4页
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摘要:理论、实践课程教学构成本科生培养的主渠道、主战场,通过这些课程完成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的传授以及有效的实践训练,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从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瞄准培养目标、重视教学设计、体现能力导向的教育和研究性教学R个方面讨论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研究,培养目标,教学设计,能力导向,研究性教学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对精品课程的升级改造,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使其资源更丰富,更适应网上传播,进一步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我

2、们注意到,既然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才,首先就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保证其科学性和对培养目标实现的支持力度。而课程建设和教学则要忠实于培养目标,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把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其评估基本要求从“教师教了什么”提升到“学生学到了什么”、“会做什么”。本文将从R个方面讨论相关问题。一、重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其背靠学科、教师、学生等基础和社会需求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决定了课程教学的不同。课程教学要想有特色,就必须与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具体需求密切结合,不断地研究、实践,不断地积累、提高。上好一门课,建

3、设一门精品课程确实需要多年研究与实践的积累,真正做到常讲常新。根据作者的研究,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根本问题、知识体系、问题空间、学科特点,而不同类型人才的教育强调不同的学科形态、能力构成、知识取向、学科方法。如图N所示,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不仅仅有知识,还有学科方法学的内容和解决专业技能问题的技术层面的内容。知识外的内容在教材中不易体现,有的还是潜移默化的,需要在具体教学中利用知识的载体属性去表达。另外,不同类型的人才关注不同的根本问题。依据人才培养,可以将问题归为科学、工程、应用三类。科学的根本在于发现规律,工程的根本在于

4、构建系统,而应用的根本在于实现服务。对应到一门具体的学科,其根本问题将有不同的描述。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即计算学科)来说,计算机科学型分支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够被有效地自动计算”,计算机工程型分支的根本问题是“如何低成本、高效地实现自动计算”,而计算机应用型分支学科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方便有效地利用计算系统进行计算”。由于根本问题的不同,计算机类各专业就需要选择不同的知识载体,强调不同学科形态的内容。这些需要在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去深化理解、去体现。所以,课程负责人需要直接讲授课程,要带头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5、研究不用拘泥于形式,关键是营造一种氛围,把其融入日常的教学研究活动、优质资源建设、教学项目研究工作中。课程组要积极走出学校,参加更广范围的交流、讨论,提高更广范围的教育研讨活动的参与度。适时地总结研究成果、教学体会,不断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水平。成果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教材、教学成果(奖)、自制实验设备、教学网站、教学辅助工具、特色教学资源,甚至包括积极争取教学优秀奖等。实际上,一线教师在课程教学研究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来源于实践,又直接用于实践,很容易形成不断改进的正反馈。这种正反馈可以有效地避免年复一年简单重

6、复。教育需要面向社会需求,专业教育的研究、课程教学的研究也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要努力构建一个闭环系统,形成机制,支持课程教学持续改进。如图O所示。大学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人,这是高校和教师的本职工作,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功能。一些人狭义理解“大学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认为仅仅是为了把最新的成果教给学生。实际上,大学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是简单地为了将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教给学生,而是通过研究,更深地理解教学的内容,更好地将相应的思想和方法传授给学生。所以,我们要求从事工程教育的老师要有工程背景。实际上,不少新成果并不一定适应作

7、为基础教育的本科课堂的内容,经典问题的求解更重要。另外,有人把理工类教师的科学研究狭义化了,以为只有专业上的项目才是研究。其实,即使是知识内容很少变化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也需要研究,甚至需要更多的研究。现代教育要求“能力导向的教育”、“目标导向的教育”、“扬长教育”,不进行研究,就不知道具体的“能力”,就找不到“目标”,就无法“扬长”,就无法引导学生实现卓越。显然狭义的科学研究是无法替代课程教学的研究的。二、瞄准培养目标促进效率提高培养目标绝不是华丽的辞藻,也不是口号,必须在毕业生身上达成。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使得我们必须准确

8、地确定和描述它。按照国家对工程教育的要求,培养目标应该是“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要明确给出“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R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要给出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面向。培养目标要得到培养要求(也叫培养规格或者毕业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