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73294
大小:482.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5
《年初流动性充裕A股观点从谨慎到积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市場資訊A股洞察(週報)2017年1月17日年初流動性充裕A股觀點從謹慎到積極【行情回顧】(1/9-1/13)债市仍受基本面支撑本週兩市走勢疲軟,本週兩市走勢疲軟。截至收市,上證收報3112.76點,較前一周下跌1.32%,勉強前期熱點出現調整守住3100點關口。深證綜指收報1921點,下跌3.38%。兩市一週總成交額3.97萬億元,日均成交額下降7.41%。盤面上,唯有石化、金融等權重股勉強支撐,而前期熱點如混改、次新股概念本周出現調整。創業板罕見7連陰,失守1900點。以板塊升幅來看,首三位為銀行(0.43%)、非銀金融(0.22%)和鋼鐵(-0.07%);排名最後三位為農林
2、牧漁(-4.33%)、電腦(-4.34%)和通信(-4.78%)。資料來源:萬得;數據截至:2017.01.13中小板和創業板相對估值優勢逐步提升資料來源:彭博;數據截至:2017.01.13。為了更清晰顯示PE的變動幅度,用本週末的PE值去比較上月同日的PE值;柱形上下兩邊顯示2009年以來各指數PE的最大和最小值。地址:香港中環德輔道中33號7樓電話:+85239752121網址:www.cifm.com.hk上海·北京·深圳·廈門·南京·香港市場資訊A股洞察(週報)2017年1月17日【熱點消息】央行召開2017年工作會議,要求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繼續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經
3、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革金融服務工作,進一步加大對鋼鐵煤炭去產能等國家重大戰略的金融支持力度,PPI創2011年9月以來因城施策,繼續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新高發改委稱,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的區間,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預計中國經濟2017年增長約為6.7%;中國的總槓桿率在主要經濟體當中還是處於中等水平;市場化債轉股和企業兼併重組也在有序推進。中國1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6300億元,預期13000億元;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400億元,大幅高於預期6768億元;M2貨幣供應同比11.3%,預期11.4%。央行稱,據初步統計,2016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8萬億元,較上年多
4、2.4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55.99萬億元,同比增長12.8%;2016年住戶部門中長期人民幣貸款增加5.68萬億元。國家統計局發佈2016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微升0.2%,同比上升2.1%,略低於預期;12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升1.6%,同比上升5.5%,為2011年9月以來新高。2016年全年PPI同比下跌1.4%,跌幅比2015年收窄了3.8個百分點。資料來源:萬得;數據截至:2017.01.13地址:香港中環德輔道中33號7樓電話:+85239752121網址:www.cifm.com.hk上海·北京·深圳·廈門·南京·
5、香港市場資訊A股洞察(週報)2017年1月17日【市場展望】PPI超預期與IPO持續放量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擔憂。12月工業預計1月至2月流動性充裕,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上升1.6%,同比上升5.5%,為2011年9月A股觀點從謹慎到積極以來新高。IPO加速已經導致新股提前開板,未來發行節奏是否變化中期對市場情緒會有很大影響。但短期來看,12月新增信貸1.04萬億,大超預期,而且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比大幅提升至67%,第一季補庫存前景向好。預計1月至2月份流動性依然比較充裕,不宜對市場過度悲觀。維持1月核心觀點:從謹慎到積極,看好1月至2月行情。宏觀上2017年上
6、半年逐步從主動補庫存進入被動補庫存,預計需求與大宗價格沖高回落,成長股相對估值回落到2013年7月水平。2月份可能出現風格切換,屆時流動性衝擊告一段落,主動補庫存逐步進入尾聲,成長股估值趨近合理。電子、醫藥、電腦基本面向好,相對估值有上升空間,股價彈性較大,中期看好高股息率種類。資料來源:萬得,上投摩根;數據截至:2016.12.151月可以關注農業、化工、電子、軍工和休閒服務等地址:香港中環德輔道中33號7樓電話:+85239752121網址:www.cifm.com.hk上海·北京·深圳·廈門·南京·香港市場資訊A股洞察(週報)2017年1月17日免責條款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
7、。本文件所載之任何預測,如有,僅作闡述用途,不應被倚賴作為任何與投資有關或其他的建議或推介。基於目前市場狀況而作出的有關金融市場趨勢的意見、估計、預測及陳述乃我們的判斷,可隨時變動而不作另行通知。在此所提供的資訊不應被假設為準確或完整。本文件所載資料來源均來自被認為可靠之來源,惟閣下仍應自行核實有關資料。本文件並非旨在發售,邀約或邀請購買或沽出任何証券或任何金融工具。在此所述的觀點與策略不一定適合所有投資者。所提及的特定證券、資產類別及金融市場,如有,僅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