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

ID:36767353

大小:514.6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15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_第1页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_第2页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_第3页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_第4页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_第5页
资源描述: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部分编织吊索安全性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Textileslings--Safet)r_Part2:Roundslingsmadeofman-madefibresforgeneralpurposeuse(EN1492.2:2000,Mo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3术语和定义¨.⋯⋯⋯⋯⋯⋯⋯⋯⋯⋯⋯⋯⋯⋯⋯⋯⋯⋯⋯⋯⋯⋯⋯⋯⋯⋯⋯⋯⋯⋯⋯⋯⋯⋯⋯⋯..14失女£⋯⋯⋯⋯⋯⋯⋯⋯⋯⋯⋯⋯⋯⋯⋯⋯⋯⋯⋯⋯⋯⋯⋯⋯⋯⋯⋯⋯⋯⋯⋯⋯⋯⋯⋯⋯⋯⋯⋯⋯⋯⋯⋯⋯⋯⋯⋯⋯⋯⋯⋯⋯⋯.25安全要求⋯⋯⋯⋯⋯⋯⋯⋯⋯⋯⋯⋯⋯⋯⋯⋯⋯⋯⋯⋯⋯⋯⋯⋯⋯⋯⋯⋯⋯⋯⋯⋯⋯⋯⋯⋯⋯⋯36安全要求的检验⋯⋯⋯⋯⋯⋯⋯⋯⋯⋯⋯⋯⋯⋯⋯⋯⋯⋯⋯⋯⋯⋯⋯⋯⋯⋯⋯⋯⋯⋯⋯⋯⋯⋯⋯67标识⋯⋯⋯⋯⋯⋯⋯⋯⋯⋯⋯⋯⋯⋯⋯⋯⋯⋯.⋯⋯⋯⋯⋯⋯⋯⋯⋯⋯⋯⋯⋯⋯⋯⋯⋯⋯⋯⋯⋯⋯⋯⋯⋯⋯⋯⋯⋯⋯⋯⋯⋯⋯⋯78制造商应提供的证书⋯⋯⋯⋯⋯⋯⋯

3、⋯⋯⋯⋯⋯⋯⋯⋯⋯⋯⋯⋯⋯⋯⋯⋯⋯⋯⋯⋯⋯⋯⋯⋯⋯⋯⋯89使用说明书⋯⋯⋯⋯⋯⋯⋯⋯⋯⋯⋯⋯⋯⋯⋯⋯⋯⋯⋯⋯⋯⋯⋯⋯⋯⋯⋯⋯⋯⋯⋯⋯⋯⋯⋯⋯⋯9附录A(规范性附录)验证安全要求的试验方法⋯⋯⋯⋯⋯⋯⋯⋯⋯⋯⋯⋯⋯⋯⋯⋯⋯⋯⋯⋯⋯⋯..10附录B(规范性附录)制造商应提供的使用和维护信息⋯⋯⋯⋯⋯⋯⋯⋯⋯⋯⋯⋯⋯⋯⋯⋯⋯⋯⋯。11附录C(资料性附录)制造商应提供吊装带的使用信息⋯⋯⋯⋯⋯⋯⋯⋯⋯⋯⋯⋯⋯⋯⋯⋯⋯⋯⋯.12附录D(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ENl492-2:200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15参考文献⋯⋯⋯¨.⋯⋯⋯⋯⋯⋯⋯⋯⋯⋯⋯⋯⋯⋯⋯⋯⋯⋯

4、⋯⋯⋯⋯⋯⋯⋯⋯⋯⋯⋯⋯⋯⋯⋯⋯⋯⋯18图1承载芯构成原理⋯⋯⋯⋯⋯⋯⋯⋯⋯⋯⋯⋯⋯⋯⋯⋯⋯⋯⋯⋯⋯⋯⋯⋯⋯⋯⋯⋯⋯⋯⋯⋯⋯⋯.3图2有效工作长度⋯⋯⋯⋯⋯⋯⋯⋯⋯⋯⋯⋯⋯⋯⋯⋯⋯⋯⋯⋯⋯⋯⋯⋯⋯⋯⋯⋯⋯⋯⋯⋯⋯⋯⋯4图3典型的标签样式⋯⋯⋯⋯⋯⋯⋯⋯⋯⋯⋯⋯⋯⋯⋯⋯⋯⋯⋯⋯⋯⋯⋯⋯⋯⋯⋯⋯⋯⋯⋯⋯⋯⋯7图4标签的典型固定方式⋯⋯⋯⋯⋯⋯⋯⋯⋯⋯⋯⋯⋯⋯⋯⋯⋯⋯⋯⋯⋯⋯⋯⋯⋯⋯⋯⋯⋯⋯⋯⋯。8图C.1双匝扼圈连接⋯⋯⋯⋯⋯⋯⋯⋯⋯⋯⋯⋯⋯⋯⋯⋯⋯⋯⋯⋯⋯⋯⋯⋯⋯⋯⋯⋯⋯⋯⋯⋯⋯.14表1失效和相关要求⋯⋯⋯⋯⋯⋯⋯⋯⋯⋯⋯⋯⋯⋯⋯⋯⋯⋯⋯⋯⋯⋯⋯⋯⋯⋯⋯⋯⋯⋯⋯⋯⋯⋯3表

5、2极限工作载荷和颜色代号⋯⋯⋯⋯⋯⋯⋯⋯⋯⋯⋯⋯⋯⋯⋯⋯⋯⋯⋯⋯⋯⋯⋯⋯⋯⋯⋯⋯⋯⋯5表3最大试验间隔⋯⋯⋯⋯⋯⋯⋯⋯⋯⋯⋯⋯⋯⋯⋯⋯⋯⋯⋯⋯⋯⋯⋯⋯⋯⋯⋯⋯⋯⋯⋯⋯⋯⋯⋯6表4最大试验间隔⋯⋯⋯⋯⋯⋯⋯⋯⋯⋯⋯⋯⋯⋯⋯⋯⋯⋯⋯⋯⋯⋯⋯⋯⋯⋯⋯⋯⋯⋯⋯⋯⋯⋯⋯6表A.1系索桩或系索销的最大接触半径⋯⋯⋯⋯⋯⋯⋯⋯⋯⋯⋯⋯⋯⋯⋯⋯⋯⋯⋯⋯⋯⋯⋯⋯⋯.10表D.1本部分与EN1492-2;2000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15前言JB,r8521《编织吊索安全性》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1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

6、成纤维圆形吊装带。本部分为m,r8521的第2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EN1492.2;2000‘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英文版)。本部分根据EN1492-2:2000重新起草。考虑到我国吊索具行业特点,本部分在采用EN1492-2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D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以供参考。为便于使用本部分还傲了以下编辑性修改:——“本欧洲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I——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删除EN1492.2;2000的“前言”、“引言”和附录D。本部分的附录A和

7、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ITC227)归口。本部分由巨力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建国、崔振元、姚军战、刘永晖、李彦英。本部分为首次发布。Ⅱ编织吊索安全性第2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装带1范围JB,r8521的本部分规定了由聚酰胺、聚酯和聚丙烯合成纤维材料制成的圆形吊装带(以下简称吊装带),最大极限工作载荷可达100t。垂直提升时以及两肢、三肢、四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