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ID:36764833

大小:226.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5

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_第1页
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_第2页
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_第3页
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_第4页
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品牌名师业绩司法考试找中法网学校更多资讯请登陆www.edu1488.com2012国家司法考试重点解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第一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法治通常的理解就是法律之治,即通过法律治理国家;同时,法治又是指通过法律使权力和权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

2、事业必须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集中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各自从不同侧面系统的揭示出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原理,同时又完整的描绘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图景。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

3、理念的本质属性。“三个统一”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线和灵魂。2.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体现为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第二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1.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理论源脉。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主要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对

4、于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系统认识和见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的本质是统治品牌名师业绩司法考试找中法网学校更多资讯请登陆www.edu1488.com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以及法作为上层建筑必须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思想,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服务大局理念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主权和人民民主思想,以及人权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理念的理论基础;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关于执政党的领导地位的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党的领导理念的重要

5、理论根据。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理论依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重要参照。具体有:民为邦本的思想;法尚公平、法不阿贵的思想;治民无常、唯认法治的的思想;“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思想;“以和为贵”、“无讼是求”的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着唯物主义历史

6、观,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辨别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法律思想中的一些有益因素以及我国民间传统中长期流行的“以和为贵”、“无讼是求”等观念,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显示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4.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这些理论观点有:人民主权论、基本人权论、权力制约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论、法律强制和权威论等。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3

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所处的国际地位及国际环境的准确认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第三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法治创制和司法实践活动,为新中国法治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分为四个阶段:(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民主建国,1954年9月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

8、代表大会制度等社会品牌名师业绩司法考试找中法网学校更多资讯请登陆www.edu1488.com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开端。(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