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ID:36763791

大小:774.9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4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_第1页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_第2页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_第3页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_第4页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乞垂石再象20t6年第2期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水if_山林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二元经济结构和增长源核算框架下给出新的度量和结果。研究发现:(1)采用劳动再配置效应经典公式评估这种贡献时,通常会产生漏测或过测。在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中嵌入劳动的制度异质性,可以得到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近似测算公式。(2)1985—2O11年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递减的趋势,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似的波动特征。(3)市场化改革以来,由于非农部门劳动的制度异质性被固化和农村劳动力教育增速放

2、缓,农业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了抑制。(4)实施相应制度创新之后,农业劳动力流动仍可为延续“中国奇迹”做出贡献。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劳动异质性再配置效应经济增长一、引论经济学家早就相信劳动力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非农部门流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之一(Lewis,1954)。市场化改革以来,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已做出了多大贡献?它在将来是否仍是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之一?学者们在这些问题上还没有取得一致结论。这与测算方法和数据处理存在差异以及分析时段各不相同有关。很显然,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做出肯定回答,那

3、么测算结论既难以用于检验理论命题,又不宜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另外,如果认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劳动力流动仍关乎“中国奇迹”之延续(蔡畴,2013;都阳等,2014),针对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给出客观测算和科学预测就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所说农业劳动力流动特指农业户籍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部门之间流动。198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流动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复杂的形成机理,其特点是劳动者户籍身份没有改变,但工作性质已从农业生产转变为非农工作。这种流动与永久性迁移具有本质差异,使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鉴

4、于永久性迁移者数据不完备,以及这类劳动者已深度融入与其身份相符的社会经济生活,本文不再单列讨论。这样一来,文中农业劳动力流动就可与现有文献多所论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接起来。另外,尽管户籍制度改革最近已实质性启动,但未来时期里农业劳动力流动仍是中国经济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农业劳动力流动往往使劳动的部门结构发生变化。在现有文献中,劳动再配置效应反映了这种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此,学者们主要采用WorldBank(1996)所推荐的方法进行测算——这已成为经典研究范式。针对中国的文献表明:平均来看这种效应是比较大的,动态来

5、看这种效应是变化着的(WorldBank,1996;胡永泰,1998;蔡防、王德文,1999;丁霄泉,2001;Dekle&Vandenbroucke,2010;温杰、张建华,2010;赵慧卿、郝枫,2010;Ercolani&Wei,2011;周国富、李静,2013;岳龙华、杨仕元,2013)。但是,农业劳动力流动与劳动的部门结构变化并不是一回事,采用伍山林,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数理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200433,电子信箱:wslin530@163.conl。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6、14ADZ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159)和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4110309)资助。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文责自负。97伍山林: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劳动再配置效应测算这种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产生偏误。现有文献测算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存在三个具有共性的问题。首先,测算公式不完备。①采用劳动再配置效应进行测算通常会产生漏测或过测。其次,尚未妥善处理劳动的制度异质性问题。事实上,农民工与非农户籍劳动力(称为市民工)提供的劳动(分别称为民工劳动和市民劳动)即使质

7、量相同,其生产作用和报酬分配也存在差异。最后,对劳动收入份额往往采取主观取值策略。因此,尽管文献不断累积,我们仍然难以获得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力度与趋势的准确信息。另外,尽管李国锋(2009)将外来劳动力作为独立类型看待,张爱婷(2009)从整体角度进行测算,但对劳动的制度异质性都未做出满意处理。本文取得了三点进展。一是指出采用劳动再配置效应经典公式不能准确测度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考虑了两类劳动异质性。除质量异质性外,还对劳动的制度异质性做出模型化处理并给出经验证据。三是给出农业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

8、长贡献的近似测算公式。与劳动再配置效应经典公式相比,这个公式具有比较优势。在实证层面上本文发现,农业劳动力流动对中国1985-2011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似的波动特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劳动力流动仍具有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测算方法(一)基本模型1.劳动异质性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