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7卷第1期地理研究Vol127,No112008年1月GEOGRAPHICALRESEARCHJan1,2008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王社教(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安710062)摘要:通过对《清史稿》、《清实录》、西北各地清和民国时期所修的地方志及其他史籍较为系统全面的查阅,经过整理和分析,最后确定从历史文献中可识别出清代西北地区共有62次沙尘天气事件。根据这62次沙尘天气事件的分析发现: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在时间上呈明显的波状起伏,1650至1710年代和1810至1910年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出现较频繁
2、,1710至1810年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较少;就季节而言,春季是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的最集中季节;就空间分布而言,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大致有4个多发地带:即以西安、渭南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地区,以镇原、庆阳为中心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以中卫、古浪、永登、山丹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地区,以米脂、子长为中心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与气温变化关系紧密,但与降水变化的关系不明显。关键词: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气候变化文章编号:100020585(2008)0120155207我国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西北、华北地区。目前,学者们已对北方沙尘天气的发生区[1~4
3、]域、沙源分布、发生动力、移动路径及气候的影响等做过许多研究,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成果。据对近50年来相关资料的分析,我国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几乎没有;北方又以西北地区为多,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以和田和民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及其附近地区,以及以甘肃民勤为中心的河西走廊、阿拉善高地至腾格里沙漠地区。西北地区之所以成为沙尘天气多发区,与当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环境、裸露的地表和[5]特殊的天气系统有直接关系。沙尘天气对当地空气质量,人们生产生活、健康状况都会产生影响,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还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直接的威胁。因此,对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
4、研究尤为重要。现代沙尘天气多发生在西北地区,那么从理论上说,历史时期西北地区也应该是沙尘天气多发区,但由于我国史料记载的特点,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记载较详,边缘区域记载较略或没有记载,史籍中实际记载的西北地区沙尘天气事件并不多,不能成为系统,所以很难对其进行分析。进入清代,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与中央政权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于包括沙尘天气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的记载成为体系,也逐渐详细,为我们分析和讨论17至19世纪西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的特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者们对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也做过一些研究,黄兆华、王社教、赵珍等在各自的相关研究中都有所涉及。但现有的研究相对还比较
5、简单,特别是对资料的收集还很不全收稿日期:2007205228;修订日期:2007210216基金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教人司[2002]350号)作者简介:王社教(19652),男,安徽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地理。E2mail:wangsj@snnu1edu1cn156地理研究27卷面,有不少沙尘天气事件被遗漏,如黄兆华的统计只有31次,赵珍也主要是根据民国[6~8]《甘肃通志稿》的不完全记载展开分析的。本文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清史稿》、《清实录》、西北各地清和民国时期所修的地方志及其他史籍进行了更为系统全面的查阅,经过
6、整理和分析,最后确定从历史文献中可识别出清代西北地区共有62次沙尘天气事件,下面即对这些事件展开分析。1清代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历史记载在《清史稿》、《清实录》及清代西北各地方志中都有沙尘天气事件的记载,可以判定是沙尘天气的有“雨土”、“风霾”、“昼晦”、“土雾”、“飞沙眯目”、“扬沙蔽日”、“黄沙蔽空”、“大风昼晦”等。我们将文献中记载的一地或几地同一天或几天持续无间断出现沙尘天气作为一次沙尘天气的记录,并将文献记载中阴历时间转换为阳历进行统计。在现代气象学中,一般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等级,史籍记载中虽然没有这样的划分,但从其描述还是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区分
7、。“雨土”、“风霾”、“昼晦”、“土雾”等大致与浮尘天气相当,而“飞沙眯目”、“扬沙蔽日”、“黄沙蔽空”、“大风昼晦”之类则属于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与以前的史料记载繁简差异很大不同,清代史籍中对沙尘天气的记载一般都比较全面,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都很清楚,有的甚至还包括持续的时间。如顺治十二年正月初三至十九日(1655年2月8日至24日)陕西渭南一带的沙尘天气就连续无间断持续了17天①。不过文献记载仍然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就查阅的资料来说,新疆的地方志虽然很多,但对沙尘天气的记载却少之又少,目前仅见有两条记载,一见于《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