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该如何解释

论文该如何解释

ID:36759647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论文该如何解释_第1页
论文该如何解释_第2页
论文该如何解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该如何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该如何解释?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小学陶建设在本区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全区示范课上,执教者所教学的内容为国标版修订版教材第十一册中的除法应用题,练习中的一道题如下:六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五年级学生人数的。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先有学生演板列出算式一:111+111÷。后来又有学生补充算式二:111÷(1+),并解释为:单位“1”对应五年级人数,对应六年级人数,所以111÷(1+)对应的是五、六年级的人数。开始教师对第二种解法还认为是对的,后来在讲评时发现了错误并作如下解析:先依题画线段图:五年级人数:└—————┴—————┴

2、—————┴—————┘111人六年级人数:└—————┴—————┴—————┘五年级的然后教师提问并讲解:把谁看作单位“1”?(五年级人数)平均分成几份?(4份)六年级平均分成了几份?(3份)111人是哪个年级人数?(六年级人数)六年级人数是五、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3+4)=)如何求五、六年级的总人数?(111÷=259人)在后来的教师互动评课及教研员的评课中,均未对学生的错误作进一步的解析。我以为,教师这样的解答只是给出了这道题的一种解法,其实质是稍后将要学到的按比例分配,而并未指出学生的错误产生的原因,也没有给出符合

3、学生思路的解法,所以教师的解析并不能使学生信服。那这道题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呢?沿着学生的思路该怎样解答呢?从学生的算式与解释来看:单位“1”对应五年级人数,对应六年级人数,所以(1+)对应五、六年级的总人数,既然111÷得五年级的人数,理所当然地111(1+)就得五、六年级的总人数,另外算式一111+111÷与算式二111÷(1+)也很相似,运用乘法分配律,算式一也可以转化成算式二。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其一是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不理解,不彻底,其二是对数量关系的模糊不清,其三是算式一受乘法分配律的影响,乘法有分配律,除法也应有分配律

4、。首先,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看,(1+)确实是对应五、六年级的总人数,但(1+)中的“1”与的“”的单位“1”都是五年级人数,但它所表达的意思却应该是:五、六年级的总人数是五年级的(1+)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有如下数量关系式:五、六年级的总人数=五年级人数×(1+),但题目中只告诉了六年级的人数,无法解答本题,故学生的解答为错误解答。如果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已知量为,六年级人数,所以还要找出六年级人数占五、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此时用对应的分率的方法可解决:根据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式,六年级是五年级人数的五、六年级总人数是五年级的(1+

5、)倍,所以六年级学生是五、六年级总人数几分之几,列式为:÷(1+)其结果表示六年级人数是五、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如果学生理解还有困难,则可进一步补充:六年级可表示为:五年级人数×五、六年级总人数是五年级的(1+)倍,五、六年级总人数可表示为:五年级人数×(1+)六年级人数占五、六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人数×÷[五年级人数×(1+)]11===÷(1+)据此可列出综合算式为:111÷[÷(1+)]这样分析的好处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来分析,学生容易接受,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扫除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的思维障碍,并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用分率

6、来求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来龙去脉,为学习后一章节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打下基础。其次,如果顺着教师的思路,也用不着画线段图,因为线段毕竟是辅助手段,此时只要根据分数的意义,按如下的思路即可解决: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3份的数)把谁平均分成4份?(五年级人数)谁有这样的3份(六年级人数)然后求六年级人数占五、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即可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