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6754135
大小:1.05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4
《闽西北中生代多金属矿脉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62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第26卷卷牗Volume)26,期(Number)2,总牗SUM牘93页牗Pages)162~166,2002,6(Jun.,2002)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etMetallogenia闽西北中生代多金属矿脉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单业勇(闽西地质大队,福建三明365001)摘要:闽西北中-高温多金属矿脉集中分布在燕山早期似斑状花岗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属于张裂成因,总体上具有高倾角和NE-NEE向走向。矿脉是含矿热液与地应力共同作用于岩石的产物,很可能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构造阶段中,与NW-NNW
2、向构造挤压变形后的应力松驰或区域性抬升剥蚀产生的卸荷有关。关键词:多金属矿脉;张性成因;应力场;形成机制中图分类号:P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552牗2002牘02-162-05延伸的主要方向,此外还有一些NNE向和NW向断1引言层。多金属矿脉属于中-高温热液型,与燕山早期似斑状花岗岩侵入体有着成因联系,分布在该期侵入近二、三十年以来野外地质研究已证实,闽西北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总体上具有一致的NE-NEE出露的最古老岩层是上太古-下元古界天井坪组和向优势走向(图2)。目前有关区内多金属矿脉的研麻源群,差不多从晚太
3、古-早元古代起闽西北就一究工作开展得不多,只有一些区域矿产调查和个别直处于陆缘环境,地壳活动表现得非常强烈和频繁,矿区详查①~③。在多年来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将具有明显的多旋回性犤1998,福建省地质矿产开发着重分析区内多金属矿脉的形成机制,探讨其构造局犦。它不仅造成从元古代起各时代地层的不连续发意义。育,缺失或多间断,而且使得地层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和程度不同、类型多样的变质,同时伴随着广泛的2矿脉特征岩浆作用,内生成矿作用也极其丰富,呈现出多阶段2.1组成结构叠加和继承的特点,其中以燕山早、晚期尤为重要。矿脉主要由石英组成,包含
4、黑钨矿、锡石、辉钼研究区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将乐县境内,区域矿、辉铋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自然银、自然金上处于NE向展布的武夷—云开构造岩浆带之北东等金属矿物。金属矿物组合与不同类型的矿化密切端,区内分布的大尺度断层(带)有南侧的NEE向南相关,与钨矿化有关的组合主要是黑钨矿、锡石、辉平—宁化断裂带和西侧的NE向崇安—石城断裂带铋矿等,代表着高温热液成矿作用;与锡、铜、金等矿(图1),它们对燕山早期花岗岩侵入体与多金属(包化有关的组合主要是锡石、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括W、Mo、Sn、Pb、Zn、Cu、Au、Ag等)矿体(化)
5、的分布自然银、自然金等,代表着中-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犤1990,林仟侗;1994,蔡本俊,一些矿物如石英、黑钨矿等普遍呈现出自形粗等犦。这两个方向基本上也代表着区内较小尺度断层大的晶簇,沿脉壁法线方向由脉壁向中央竟争生长收稿日期:2001-03-14作者简介:单业勇牗1963-牘,男,福建三明人,地质矿产工程师,地质学专业.第2期单业勇:闽西北中生代多金属矿脉的形成机制及其构造意义163图1研究区位置图2新路口钨矿床地质图(引自内部文献③,有简化)Fig.1LocationofthestudyareaFig.2Si
6、mplifiedgeologicalmapoftheXinlukouA1-闽西北隆起带;A2-闽西南坳陷带;A3-闽东南火山断坳tungstendeposit带;A4-闽东南滨海断隆带;F1-南平—宁化断裂带;F2-崇安1-中震旦统中段;2-中、下寒武统林田组下段;3-中、下寒武统林田组-石城断裂带;F3-政和-大埔断裂带;F4-平潭-东山断裂带中段;4-燕山早期细粒似斑状花岗岩;5-燕山早期中-细粒似斑状花岗岩;6-石英脉;7-斜长斑岩脉;8-断层(图3)。在大尺度的脉体内,经常可见多条平行脉壁的含矿条带和不同世代、特征各异的石英
7、矿物(图4),反映出含矿热液的多次贯入,脉体的反复开启。早期充填的石英往往颗粒自形粗大,晶簇发育完好,而晚期石英颗粒细小,晶簇基本上不发育。2.2围岩蚀变矿脉的围岩主要为燕山早期花岗岩、震旦-寒图3新路口钨矿床矿脉结构素描图(引自内部文献③)Fig.3InternalstructureofaveinintheXinlukou武系变砂岩和千枚岩以及中、上石炭统砂岩、砂砾tungstendeposit岩。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和硅化,不同类型的1-花岗岩;2-变质岩;3-矿脉;4-断层蚀变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也对应着不同类型的矿化。根据
8、与侵入体围岩蚀变的关系,矿脉可进一步分为石英脉型和热液蚀变型两类①,前者集中分布在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与高温钨矿化有关,而后者产出在侵入体的围岩蚀变带内,与中-温锡、铜、金等矿化有关。2.3几何形态单条矿脉呈平板状、长透镜状或不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